今日认真品读了《翻转课堂:“从时序重构”走向“深度学习”》一文,内心引起了深深的思考。深度学习是在批判只重视知识的记忆和简单理解的浅层学习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形态。深度学习的灵魂是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充分尊重学生,因材施教,推进孩子的自主学习,且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知上。
身为教师的我们,不应以成人的思维来看待孩子,不能违背教育发展的规律,不能忽略了孩子们的体验。众所周知,孩子的学习发生在他们身上,只有我们的教和孩子的体验架起一座桥梁,孩子们方能猛然醒悟,否则无论我们多么费尽心力去讲解,都是无效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是他们自己进行知识创造的过程,我们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就如同我们学习开车,教练认为极其简单的倒库动作,对于初来乍到的学员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只有自己亲身实践反复操作,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精髓。
学习也是如此,我们试图减少孩子出错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妥当的。孩子们只有在自己的动手学习,动脑思考的过程中,方才可以形成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个东西才能转化为知识。而我们的工作是引领孩子主动地学习,这才叫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还强调学习者在相似情境中做到“举一反三”,这是深度学习最主要的目标。学生在学习中能根据问题情境,努力做到发现题目中的差异,并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善于变通,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这样的机会,给孩子成长的过程。在学习中,学生能通过探索获取的知识,教师绝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暗示。教师只做引导者,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这规律不是外在的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是真实的、个人的发现,要让学生学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也要让学生学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让学生学会从一道题变化成三道题、五道题、甚至无数道题,同时让学生从无数道题中能发现共同的规律、相似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进行举一反三的意识。
总之,从深度学习的内涵来看,他着意于迁移运用,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学习内容,还要深入理解学习情境,只有把握了情境的关键要素,才能弄清差异,做出举一反三。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到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思维的发展状况,适时创设能够促进深度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体验,最终达到将所学的知识与情境建立联系并实现迁移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