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幸福在坚定的人生信仰中绽放
——读《痛并快乐着》有感
心怀信仰,才能一路充满力量。
白岩松,1968年8月20日出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中国内地节目主持人、记者,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
《痛并快乐着》,白岩松在书中回顾了自己十年新闻人的痛苦与快乐的岁月。从1989年大学毕业分配至中国广播报到中央电视台做新闻节目主持人,其中讲述了新闻背后的故事,讲述了他身边的人,如水均益、敬一丹、方宏进、崔永元等人的生活,讲述了自己的爱好、理想、家庭,这本自传不是单纯的经历、叙述,而是融感受与思辩于一体的产物。从他大学毕业到现在的功名成就,他恪守着一个信仰,那就是,只要自己能为别人做点什么,为社会做点什么,一路艰辛,他,痛并快乐着。
白岩松是我最崇拜的中国新闻人,他代表着睿智、理性、正直,一个到了不惑之年的他对人生的经历和感悟、平淡却真实的语言里却往往饱含着对生命的深刻体会。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人生的每一次挫折,我们才有更多赢的机会,生命之路才能真正的乐观。因此,把人生看透,生活才有希望。对于快乐和痛苦,白岩松讲述了这样一句话来表达他的想法,“人生中,最幸福的事占5%,最痛苦的事也占5%,剩下的95%就是平淡。但5%的幸福又使人们忍受了5%的痛苦,接受了95%的平淡”。
当我看到“生命的终结是感叹号”这一节的时候,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快乐和幸福的定义。白岩松说:我们在对人类的进步赞叹不已的同时也需要一些反思。我们在回首或前瞻时,总习惯于拿一个世俗的标准去评判与衡量,而这些标准是物质的、外在的。我们为这些进步而沾沾自喜,却早已忘了我们是人。快乐、幸福与物质的进步有关,但更与心灵有关。
对于我来说,教育就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感来自于教学,来自于师生的共同成长。我们完全可以从职业过程中体味到人生的幸福和意义。我们会在课堂上率性而为,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和学生一起进入一种人课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什么?这种境界就是深深的职业幸福感。教育中的幸福,因为爱和被爱。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现在从事的是我喜欢的职业,我在这里收获快乐,付出也就成了享受。我爱我的孩子,我和我的孩子一起成长,在一起感受幸福。
教育就是一种信仰,和学生一起幸福,一起成长,这就是我生命中的信仰。心怀信仰,才能一路充满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