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史馆 新闻中心 队旗飘飘 学生园地 教师风采 教学教研 梦想课堂 家长学校 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运城明远小学』网站!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育教学随笔 >> 正文
不要让“错”飘忽而过——马银茹
发布时间:2018-6-12 18:28:00  浏览次数: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华应龙老师分析: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不足,甚至离奇,与正常的认知过程、结果完全相反。学生在数学课上的差错是其关于数学知识的自主的、大胆的、真实的,常常又是独特的建构。如果老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学生自己的想法被压抑着,也许很少有差错,但却缺了自主,少了真实,更谈不上创新,谈不上成长。所以华老师教育是面对学生的错误,超越学生的错误,培养学生创新性人格。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化为一种教学资源,相继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变“事故”为“故事”,这样的教育是真实的。
    成功是长叶的时候,而失败是长根的时候。课堂中的差错可能是正确的先导,差错往往隐藏着正确的思路;忽视差错就等于放弃了创新;课堂没有差错的生成,就无法真正落实“自主探究学习”,更谈不上真正的“过程教学”,有差错的课堂才有学生的快乐成长。当课堂中老师或某个学生有一个差错,本来一片寂静的课堂有了变化,一只只小手陆续举了起来。是老师或学生的差错撞击出了其他同学的思维的火花,使更多的学生更快地走向了“正确”。

下面是《小数乘法》课堂中的片段:

学生在明白了0.2×4=0.8之后,独立尝试解决小数乘小数0.3×0.4,然后介绍方法。

生:因为0.2×4=0.8,所以0.3×0.4的积也是一位小数,是1.2。

师:你很有想法,并且用上了推理,如果是推理,必须要验证。

师:还有其它的答案吗?

生:先把0.3和0.4都看成整数,这样每个乘数都扩大了10倍,积就扩大了100倍,所以0.3×0.4的积就应该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是0.12。

师:你把过程讲解的很清楚。

生:0.3×0.4就是0.3的十分之四,0.3的十分之一是0.03,十分之四就是4个0.03,是0.12。

师:你用到了小数的意义来解释,了不起。

……

再叫刚才出错的那个学生说时,他就明白了,也知道自己错的原因。不过他接着又说:“老师,我还是不明白,不是乘法越乘越大吗?为什么这个数越乘越小?”

师: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思考价值。其他的学生还有疑问吗?

生:是不是乘所有的小数都会变小?

生:有没有乘小数变大的?

生:有没有乘小数不变的?

……

师:你们提的问题很都有探讨价值,看来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对于这些问题你们计划怎么解决呢?

生:举例子、画图。

师:看来你们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老师给你们时间分组研究,好吗?

……

1.乘法意义入手

0.2×4,4个0.2相见,0.2+0.2+0.2+0.2=0.8,结果比0.2大,0.2×4=0.8;

0.2×1,1个0.2,结果与0.2相等,0.2×1=0.2;

0.2×0.4,0.2的十分之四,0.2的十分之一是0.02,4个0.02是0.08,结果比0.2小,0.2×0.4=0.08。

2.画图直观表示

 

3.有的学生举出了好多例子来总结。

最后都得出:第二个乘数大于1时,结果大于第一个乘数;第二个乘数小于1时,结果小于第一个乘数;第二个乘数等于1时,结果等于第一个乘数。

这节课不是预设的课,学习过程中的自然生成,学习华应龙老师处理方法,敏锐发现差错背后的意义,揭示其内在的矛盾、张力,巧妙彰显其积极意义,而没有简单地否定学生的错误;充分挖掘并利用差错资源的多方面价值,培养学生直面错误,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引向心灵深处。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促成了精彩的课堂。

教学一个技能、一种计算方法,可能会让学生记起来很快,用起来也很熟练,但做对了,学生有时可能依然不明白。只有发现问题,并提出自觉的质疑,再参与其中,促进学生表达及交流的愿望,在交流中与人合作,认识自我,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那才是真正把数学富有价值的内涵植入学生的生命活动中,才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所在。

成功人士的高明之处,是他们有一个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有一双善于发现错误的眼睛,有一个肯于思索的头脑。

面对学生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猜测、推理、验证,他们自己去发现、创造,对于问题的解决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要相信学生的头脑充满了智慧与创造。

 

尊重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有许多种方式,而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流于外在形式的。马银茹老师在此文中体现了对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的尊重,一方面是摆正了“老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这样一种正确位置;另一方面则是对学生真正的尊重:尊重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建立在不断出错的基础之上的过程,尊重孩子学习过程中出错的规律,也就是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规律,这才是真正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评语

 

 

联系电话:0359-2617012(教导处) 0359-2617019(幼儿园) E-mail:yunchengshimyxx@163.com
邮编:044000 地址:盐湖区学苑路魏南大街
Copyright ©2014 运城市明远小学 版权所有 晋ICP备14002007号  技术支持:启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