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史馆 新闻中心 队旗飘飘 学生园地 教师风采 教学教研 梦想课堂 家长学校 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运城明远小学』网站!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育教学随笔 >> 正文
从“教堂”转向“学堂”之我见——冯金梅
发布时间:2018-5-25 18:14:00  浏览次数:  【
 

《大学·明德章》中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身为一名语文老师,乘着语文课改的前进之帆,一路摸索、前行。围绕课堂改革,大家都想试图构建高效、快乐的教学模式,当然我也不例外。为了使自己少走弯路,我又一次读了《从“教堂”转向“学堂”》这篇文章,真的是令我受益匪浅。今天我就来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几点粗浅的见解:

 

一、何为高效课堂?     

理想课堂有三重境界,即:落实理想教学的框架;发觉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只有实现了这三重境界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有效的课堂呢?

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有三个环节:第一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是以课文的思想内容为背景,学习和领悟课文的语言文字及其组合方式,领悟文本形式表达的功能和效果,掌握语文知识;第三是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通过规则和例子的组合学习,以及变式练习,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这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我校组织的语文赛讲课,几位老师的课都注重了有效课堂的三个环节。董老师和杜老师分别用课文《白杨》和《桃花心木》为例,在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进而用以文带文的方式教会孩子运用这种借物喻人的方法,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描写。整个课堂清晰明了,环环相扣,一节课下来,她们不仅教给孩子们的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巧妙地处理教材并引导孩子们将语文知识转化为一种语文技能。

 

二、“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案例中一位新教师的语文课,无效的提问实在太多了,看似精心设计,师生配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是老师完成了念好自己“经”的任务,学生真正获得的知识却寥寥无几。针对这位老师的教学模式,专家提到一个观点——教得精彩与学得精彩,谁最重要?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要不要教?

这个问题令人深思。是的,在教育改革的新征程上,我们老师只有转变自己的角色,由课堂的主导者转变成儿童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多给孩子创设自我展示的平台,学生会的老师坚决不讲,要努力把讨论、实践、教授他人的主动学习方式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自己的课堂。

为此,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我大胆地尝试着“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不再是我一人演“独角戏”,而是真正地把课堂还给了可爱的孩子们。没想到孩子们给了我意外的惊喜。

在教学《雷雨》这篇课文时,为了引导孩子体会“压、垂、挂”的表达效果,我通过三步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语的精妙。

 

第一步:品读词句。

“雷雨前”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以男女读、小组读、个人展示等环节进行反复品读,感悟雷雨前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的景象。通过想象理解“满天”、“黑沉沉”、“压”、“乱摆”、“垂”、“越来越”的具体含义,进而感受雷雨前天气的闷热,以及变化之快。

第二步:引导想象。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针对这一句,我先让学生读,激发孩子说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然后继续追问你是从哪些词感觉到的?让学生对“满天”“黑沉沉”“压”这几个词分别说出自己的感受。

第三步:朗读感悟。

为了让孩子近距离地感受到画面,于是我鼓励孩子带着感受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再次感受乌云多、厚、重、低。没想到孩子们通过这三步,就将雷雨前的景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眼前了。整个课堂,我没有太多地讲解,而是做了课堂的组织者,引导孩子们由品读到展开想象,再到感悟,进行高效地学习,注重了孩子们学的过程,这样学生学得快乐,老师教得轻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能否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能否让孩子学得快乐,老师教得轻松,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愿我们在语文课改的路上,不断探索、完善,努力构建高效、快乐的教学模式……

 

评  语

变“教堂”为“学堂”是一个方向性的改变,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师生关系的重构,教学模式的调整,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这篇文章的意义,便在于把握了大方向,抓住了大根大本,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呈现了自己的探索,也引导了读者的努力方向。

 

 

联系电话:0359-2617012(教导处) 0359-2617019(幼儿园) E-mail:yunchengshimyxx@163.com
邮编:044000 地址:盐湖区学苑路魏南大街
Copyright ©2014 运城市明远小学 版权所有 晋ICP备14002007号  技术支持:启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