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写大赛又到了)
“今天,汉字书写大赛的字你交了吗?”
“没有呢,每次都过不了,我天天坚持练,已经很努力了啊。”
“你是怎么练的,我也是,怎么都过不了。”
每每到了汉字书写大赛的时候,这样的声音就多起来,过关成了大家每个月的一道坎。
那么,到底书法难在哪里?王微之说:“写尽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看来,书法是一件日久见功的事,只有每天坚持练,且得其章法,加之,追求精益求精的自我苛责的精神,才能小有成绩。
“临帖”是学书者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学书者从临帖中可以了解笔画的肥瘦,间架结构,运笔的轻重缓急,转折换锋,接搭引带等等。明末清初的书法家王铎在中年形成自己个人风格时,仍大量临习阁帖,并能熟练地将不相连属的阁帖随意剪裁,写成一幅作品,足以见他对阁帖的熟悉程度。所谓“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基本功扎实了,才能有更高的造诣。
今天,我就跟大家说说临帖这事,不到之处,恳请大家指正。
临贴,其实就是最大程度的去还原字帖中的规律和细节。
学书必须要选择碑帖。到底临什么样的碑帖?练字的人首先要明白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练习,然后量体裁衣,选择自己喜爱的字帖。比如,1、选择楷书、行书?2、选择练习偏旁部首还是间架结构?好的碑帖不仅供我们临摹学习使用,更可以摆在案头时时观摩欣赏。
练字时要用“心”去练,不能盲目地“抄”帖,仔细观察每一笔画的长短、粗细、方向、每一字的结构、每一行字与字的关系、每一篇整体的面貌……(也就是读帖)长期这样训练,如果你能坚持下去,你的字定会令人刮目相看。
例如:


荀子曰:“好一则博”,“一”是“专一”。初学书法,要先“专”一,后博学。刚开始练字的人,先是选自己喜欢的一家碑帖,集中精力,花三五年时间,专心致志练下去,不可朝三暮四,随意更换字帖。这是因为每一本字帖都各有特点,自成体系,如果今天临这本,明天临那本,到头来哪一本也写不像。只有等一本字帖临像了,写熟了,掌握了基本技法,再换其他字帖,那就会得心应手,博采众长了。
姜白石说过:“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临帖才是最重要的练字方法。细心观察,培养眼力,只有观察准确,记在心里,才能临出于手,显于纸。读帖时要求做到:观之入眼,铭记于心。就像《书谱》中说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贵似。”
最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学以致用。平时练习认认真真,日常书写却只想着快。平时一个劲儿的练习正楷,日常书写却是行书。练字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平时在读帖、临帖中努力钻研,才能落笔有神韵。
相信有了正确的方法,你一定会喜欢上写字。也会让本就喜欢写字的人有一个质的飞跃。希望这篇文章帮助到爱写字,想写好字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