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史馆 新闻中心 队旗飘飘 学生园地 教师风采 教学教研 梦想课堂 家长学校 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运城明远小学』网站!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家长学校 >> 推荐阅读 >> 正文
【推荐阅读】黄香明:我学“小步”慢慢走
发布时间:2018-5-9 18:24:00  浏览次数:  【
 

 

转自:点灯人教育

作者 黄香明

黄香明

福建省福鼎市硖门中心小学教师,“点灯人飞翔计划”儿童阅读导师,“星星点灯”一期优秀教师,入围2017马云乡村教师奖。今天,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儿童阅读故事——我学“小步”慢慢走。

 

 

 

各位亲爱的伙伴们,大家好!

 

我是黄香明,很高兴又和大家相聚在点灯人会员专享课程,也感谢亲近母语创设这样的平台,让我们一起交流。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本图画书《小步走路》。

 

《小步走路》(英)赛门·詹姆斯  

 

这是一本简单朴素的图画书。

 

三只小鸭,在树林里迷路了。年纪最小的小鸭子说:“我要妈妈……”,然后,伸着直直的腿,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我的脚好酸喔”。大哥教他“一小步,一小步”的走法,二哥给他取名小步。走着走着,抬头看见了好多高大的树。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了一片田野,小步停下了,“完了,我的脚又酸了”,“我走不了那么远,我要妈妈。”

 

哥哥不断耐心提醒他,“你是不是忘了一小步?”“继续试一小步”……小步低着头,嘴里念着“一小步……一小步……一小步……”

 

他走出树林,穿过田野,追上哥哥,穿越树丛,来到平地。他们回到家,找到了妈妈。结尾处,小步带领大家往河边走,他停在岸边,“妈妈,你知道我的新名字吗?我叫小步!”

 

非常可爱的一本图画书,大块的各种黄色晕染,明亮温暖,黑色线条勾勒传神,刻画了小步天真可爱的神态、动作,读来令人莞尔。

 

其实,我们都是走在路上的小步,一小步一小步地前行,遇见儿童阅读,遇见大家,更遇见成长中的自己!

 

接下来,与大家分享的是我的儿童阅读故事——《我学“小步”慢慢走》。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小学语文老师,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

 

小时候,基本没什么课外书读,表哥表姐们的语文书,就是我的课外读物。工作后,身处闭塞的环境,资源有限,几乎没有任何学习机会,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学参考书,几乎一直是我语文教学的全部。

 

我认认真真地上课、教教材,对这些从来没有任何怀疑。这个状况一直持续了十多年,直到我有了孩子,遇见童书,遇见亲子共读。

 

1

亲子共读,与孩子一起成长

 

2008年,我的孩子出生,在陪伴他亲子共读的路上,我接触到了许多经典的图画书和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从最早的小熊宝宝开始,到米菲绘本,再到《小猫咪追月亮》《逃家小兔》,还有卡梅拉系列。慢慢地,开始读桥梁书,读整本书《小鹿班比》《狮子、女巫、魔衣柜》等等。几乎每晚的睡前时光,我们都在朗读中度过,孩子爱上了故事,爱上了阅读。

 

记得有一段时间,他完全沉浸在《小鹿班比》的世界里。他先是看了电影,后来要求我给他读,反反复复,整本书读、章节读、自己阅读等等。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会跟我说:“妈妈,我不想做人,我想成为一只鹿。”

 

在读书过程中,孩子词汇量的丰富、语言的发展、专注力都让我惊喜不已,我真正感受到亲子阅读带来的奇妙作用——他会自然而然地用上书中的词语。

 

小时候,他经常会蹦出一些新鲜词,或者问哪个词是什么意思。我问他哪学来的,他都会准确地告诉我哪本书,而这本书可能是几天或几个星期前读过的,我自己都忘了。

 

你看,听故事时,孩子是全身心的吸收。故事听完了,孩子会把它留在心里,他会不断的咀嚼、消化,然后完全地吸纳进自己的语言系统。

 

说话还奶声奶气的孩子,就能拿着书,一字不落地读一整本。四岁左右时,他甚至能将一整本《咕噜牛》读下来,读了整整十五分钟。

 

很多人会将识字与亲子共读挂钩,但我从来没有特意教他识字。虽然我的孩子已经会朗读像《咕噜牛》那样的长文,但我还是没有将这与他会不会认字、认了多少字联系起来。

 

直到有一个晚上,他自己花两个小时看完了一部好几万字的小说,我才知道,他已经自然学会识字,学会阅读,更重要的是他对阅读的那份热爱与渴望。

 

在孩子身上,我看到阅读就如同呼吸那样自然。随时随地,总能见到他手捧着书专注投入的神情。

 

 

为孩子挑书、买书、读书的过程中,我也深深被这些经典的童书吸引,它们不仅蕴含有意思的故事,奇妙的想象,更蕴含着深刻的价值观。

 

在陪孩子共读的过程中,这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在慢慢地影响着我、改变着我、塑造着我,我慢慢地学着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慢慢学着理解、包容孩子。

 

朱自强老师说过:儿童文学是“解放儿童、关怀儿童成长的文学”,儿童文学更是“教育成人的文学”。

 

后来,我开始尝试实践班级阅读。

 

2

大声朗读,

把阅读的种子种进孩子心田

 

我遇到了两本书,《幸福的种子》让我明白给孩子读书的真正意义在哪里,它奠定了我最初,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儿童阅读价值观”。而《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一书中深刻探讨了现行教材存在的种种问题,给我带来强烈的冲击。它让我认识到:语文不等同于一本教科书。要想学好它,光读一本教科书是不够的,要把经典的童书带进课堂。

 

 

慢慢地,我开始在班级进行儿童阅读的尝试。

 

刚开始是同学们自己捐书,自己在课余时间阅读,完全自由,完全自主,也可以说是一种放任自流状态。

 

后来,在薛老师的年级日志里知道了《日有所诵》,知道了亲近母语。

 

2013年,我开始带着班级“日有所诵”,并且开设了阅读课。课上,孩子们和我一起安安静静地各自看书,建立一个阅读的场。我呢,会故意挑一些有意思的故事,然后“忍不住”笑出声,以此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

 

我也会将阅读室有意识地放在教室,吸引他们的注意。书柜里,老师看过的书都会特别受欢迎,总是被一扫而空。

 

再后来,我开始在课堂上给他们大声朗读,从自己看过的有意思的小故事开始,如《岩石上的小蝌蚪》《变成小虫子也要在一起》,然后是绘本《爱心树》《图书馆狮子》《一片叶子落下来》《公主的月亮》,以及整本书《大森林里的小木屋》《夏洛的网》等等,都逐渐进入了我的朗读范围,孩子们特别喜欢。

 

 

记得学到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中,高尔基告诉儿子的那句话——“‘给’,永远比‘拿’愉快!”时,我和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图画书《石头汤》——“分享使人幸福” ,想到了《花婆婆》——“做一件让世界更美丽的事”,想到了《彩虹色的花》......

 

我知道,这些我在课堂上朗读的故事,已经像种子一样,种进孩子的心田。

 

随着阅读课程的实践与不断推进,我也开始寻求各种学习途径。

 

3

亲近母语,专业引领

 

2015年暑假,我幸运地找到了亲近母语官方网站(http://www.qjmy.cn/),并将上面的四大课程视频讲座看了个遍,特别是邱凤莲老师的诵读课程讲座,我边看边做笔记,50分钟的课,我看了整整四个多小时。

 

2016年,我有幸入选亲近母语“星星点灯”首期公益计划,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乡村老师们相遇。在这里,老师们有项目提供的公益用书,孩子们人手四本课程用书,还有100多本的班级图书角藏书;在这里,我们有每月一主题的网络教研,每两月共读一本理论书;在这里,有项目导师手把手指导我们操作;在这里,老师们相互间的互动、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收获,共同成长。

 

2017年2月,“点灯人飞翔计划”招募,我有幸入选成为“儿童阅读公益导师”的一员,有机会跟着导师们学习,我开始真正走儿童阅读课程化、个人成长专业化的道路。

 

下面,就和大家简单聊聊我班级阅读课程的开展。

 

首先,是“日有所诵”。

 

当时,我带的是三年级,就带着孩子一起读《飞鸟集》,简短优美,却含义深刻。我主要以“通读”为主,简单讲解,朦胧感知即可,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自会不断充实孩子对文本的理解。

 

在不断实践与思考中,我慢慢明白了孔老师所说的——

“我在哪里?”“孩子在哪?”“我们在哪里?以怎样的方式相遇?”其实,就是文本解读、学情、教学方式这三大块。

 

现在,每天早晨,我都会带着孩子们一起诵读着这些优美的诗歌。

 

 

其次,是整本书阅读。

 

艾登.钱伯斯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中说:让孩子爱上阅读的第一步是——有书可读。

 

图书角

 

这是我们收到“星星点灯”计划送来的图书角藏书。

 

为了让书本的最美的一面与孩子的眼睛相遇,让他们正面、直接地感受美好。我们专门抽出一节课,让孩子们简单浏览,知道书柜有哪些书,下次借阅就心中有数。

 

阅读课堂展示

 

这张是孩子们在课堂上看书的图片,全班都浸润在阅读的氛围里,那种感觉特别美妙!

 

阅读交流课

 

这张图片非常有意思。当时读的是《喜地的牙》,那是我们朗读的第一本儿童小说。我们朗读、交流、谈论,我们争分夺秒、见缝插针,我们猜测故事发展来续写,孩子们洋洋洒洒,猜测具体而准确。

 

每天朗读完下课时,沉浸在故事中的孩子们总是围着我,说着自己各种各样的想法,请求我将书借给他们。我不肯,小家伙们就怪我:“老师,你太坏了!”真有点于心不忍,终于等到我将书给他们了。瞧!一个个爬到桌子上去了!

 

最后,节令课程,开启传统之旅。

 

除了诵读、整本书阅读,我还尝试开展一些节令课程。

 

 

秋分、小满、芒种......我们诵读相关童谣,讲中国老故事,做节令小报,还带入了一些实践活动,比如端午节,我们请家长来教孩子包粽子。那一天,我就是他们的专职摄影师,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这是我们中秋节做月饼的场景,孩子们特别高兴。

 

4

与你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从迈开第一步走到现在,从一个人读书,到尝试主动求教、寻找组织,我遇到了越来越多不遗余力帮助我的导师们,越来越多的同行者。

 

于我而言,不仅是带给孩子的一点成长,带给身边朋友、同事的一点点影响,更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自己的热情与渴望,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就像图画书中的小步一样,走到了另一方天地里。

 

老师们,让我们一起像小步那样,心有远方、眼里有光、立足当下、小步向前,和孩子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联系电话:0359-2617012(教导处) 0359-2617019(幼儿园) E-mail:yunchengshimyxx@163.com
邮编:044000 地址:盐湖区学苑路魏南大街
Copyright ©2014 运城市明远小学 版权所有 晋ICP备14002007号  技术支持:启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