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有感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强化学生的认知,拓宽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共同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在共同的活动中形成一种合作进取的精神。我认为这种精神的培养在小学低年级尤为重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
要给学生指出一个合作学习的示范
示范性是指给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一个活动方式,使学生在练习性、游戏性、手工操作性等有一定难度的内容的小组活动中做出榜样。由于学生开始不知如何合作,怎样进行合作,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性指导。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根据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安排合作学习活动。
二
要注意学生合作学习的活动空间
在低年级小学生合作学习的初期,学生不会合作。因此,活动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为2人一组,一人说,另一人听,并监督评价,一人操作,或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判……然后换位进行。必要时,教师还可讲究合作策略,促使学生合作。使每个学生受到人人需要合作的教育。当两人合作有了一定的基础,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协调、配合的前提下,再循序渐进,组成多人组合,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
准确把握评价,注重全员参与
对于学生的评价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具有导向作用。这就说对学生的评价要准确把握,实事求是,不能只为了激励和鼓励学生,做表面动作,弄得学生无所适从,乱喊乱叫,缺失思维的导向,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不是真理解、真明白。各小组之间活动,在进行汇报交流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要求全体学生对汇报的发言要认真倾听,做出评价、补充、纠正和修改。让全体参于评价,人人都有思考和评价的任务,既能做到知识资源的共享,又能使全员掌握课堂教学中进行思维的主导方向,不掉队。
四
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设计要细致周全
教师要从学生认知基础、知识水平、合作能力思考设计合作学习内容,从学生能否合作起来,可能会有什么意外情况出现,要做什么补救措施准备;从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上考虑,给学生多长时间;从活动的意义和方式方法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和效果;从活动的内容上考虑,每次活动的内容是否值得进行合作,从活动的秩序上考虑,需用学具操作的活动,一定要交代清楚先活动什么,再活动什么,响亮地提出要求,做到字字说清,句句入耳。
五
重视合作实践,体现主体地位
让学生学会合作,互助互补,通过小组合作,为学生创设积极探究的空间。通过反馈评价,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和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机会,从而获得成功感。这样既发挥个人潜能,又能培养集体、团体的合作精神,而且在合作实践中,教师注重让学生大胆参与,敢想敢说,自己尝试提问题,考同学、作评价的过程,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成功的机会,课堂气氛活跃、轻松、民主、愉悦。
总而言之,低年级的学生,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几乎是零起点,对于他们实施合作学习,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起点及以上现状。教师的组织管理策略一定要建立在这一起点上,不仅要“放开”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本着激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原则,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不断地在合作中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