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解开知识的奥秘
——记王春娟老师的数学赛讲课
又到了一年胜春之际,阳光明媚,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人们三五成群,两两携手,用自己的双足去丈量这广袤的神州大地。
每每出游,阡陌交通,成为我们遇到的最大困境。世界之大,宇宙之茫然,如何能轻松掌握于股掌之间?

今天让我们跟随王春娟老师一起走进她的数学课堂——比例尺,来学习将大大的世界,握在自己小小的手中。
一节成功的课堂,是以学生的“学”为主体,老师的“教”为辅助的,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为重点的新型课堂。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可以积极地投入其中并探得新知呢?
在课前,王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不同的平面设计图,有建筑平面图,有服装设计图、有机械构造平面图……这些图片究竟怎么用,跟比例尺这节课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想必同学们在课下一定讨论过,在心里也有过自己的疑问。带着好奇心来学习,学起来定会更主动些。

“同学们,大家拿出搜集来的图纸,一起来讨论下从比例尺中我们能知道什么。”在王老师引导下,大家聚在一起各抒己见,热烈地讨论起了比例尺的作用和意义,大家都来说说吧!“比例尺是一个比”“前项表示图上距离,后项表示实际距离”“比例尺的单位是什么?”“如何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呢?”“比例尺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疑问和见解,讨论的场面异常火热。

运用身边鲜活的例子,同学们更能感受其中的深意,知道学有所用,学为所用,最终学以致用。

“大家打开课本,仔细阅读看看比例尺还有没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同学们眼疾手快,很快发现了书中的奥秘,不约而同地说“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王老师进一步引导同学们去发现这些不同形式的比例尺所表示的意义。“虽然形式不同,但是同样表示的是图上一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
当堂知识,当堂练习,做到每节课的内容轻松掌握,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好方法。

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道练习题,测试下同学们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自主探索,加之课堂上的随学随练,同学们灿烂的笑脸是王老师这节课的最好评语。王老师说“产生疑问就会提出问题,提出了问题,学生才会有探究的动力,学习才会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探究问题,是我上每节数学课前都要细细考虑的事情。”
一节赛讲课,就是一节示范课,希望王老师宝贵的教学方法和思路能给各位老师提供好的参考作用。
撰稿:闫 娜
编辑:应丽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