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虽阳光明媚,但寒气逼人;室内,明远人济济一堂,在聆听郝教授的精彩讲座。郝教授不仅结合每一节课做了精准到位的点评,还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精彩之处,他把激励评价机制引入了会场,调动了老师们讨论、提问的积极性。会场上,郝教授侃侃而谈,教师们踊跃发言,这是多么温馨的场面,这是多么动听的声音!
“经过训练后,一年级学生一学期能认识两千个左右汉字;一个初中生每分钟基本能阅读一万字,半天就可以看完一本书……”听到郝教授说这些,我不禁惊叹!这不是神话,这是快速记忆,快速阅读训练的结果,而这也是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从了解熟悉到探索授课,郝教授是引我入门的第一人。从几个月前的榆次学习到今天的讲座,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能力是训练出来的,是长期坚持不懈的结果。实验课上的静心训练、眼脑机能训练是其他课堂上没有的,是训练提高记忆能力、阅读速度的关键。我感觉这是很神奇的方法。作为一名新教师,曾经在实验课上的教学困惑,在郝教授的话语中有了答案。在今后的实验课上,我会和学生一起学习、训练,一起成长。
“语文教师要注重方法的传授,能力的训练……”这句话也印入我心。郝教授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是教不完的,所以不如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能力。这方法和能力不是来自教师的一言堂,而是来自学生的学习实践。教师看似退至幕后,实际上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就像郝教授所说,要给学生一碗水,不是自己只有一桶水,而是要告诉学生哪里有一条河,我们一起去打水。多么形象的比喻,多么富含哲理的话。我们要带学生“去打水”,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学习的道路上,我会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会想方设法点燃学生的学习内动力,更会为学生的进步喝彩!
“我们要坚持三比原则:自己和自己比……”这句话是郝教授一再强调的。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干嘛要横向比较呢?这样比有好的效果吗?伸出我们的五根手指,长短不一,那为何又对不同的学生做统一要求呢?“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等于救了许多孩子。”郝教授还这样说。是啊!自己和自己比,越来越有劲头,越来越有进步。回想自己平时的做法,总会拿成绩差的学生和好学生比。现在想想,比的结果是成绩差的学生更加自卑,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当然会更差。这种比较是多么不可取,会扼杀了这个孩子的未来,好可怕。从今天起,记住三比原则:自己和自己比,这次和上次比,今天和昨天比。帮助待优生找到自信和成就感,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
美好的时光总是走得太快,虽然培训学习已结束,但是郝教授的话语依然萦绕耳边!学习、反思、总结、提升!这就是成长的过程,如花开一样美丽。成长的声音,如优美的音乐一样动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