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管理中严与松的关系
——班级管理经验分享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不严,师之惰”道出了“严”的重要性。我认为“严”是必须解决的班级问题,为了保证班级的秩序、为了课堂的教学可以有效的实施、为了班级的荣誉、为了保证所有力量集中于此,我们就必须做到“严”。一个班级只有了严密的班级管理计划、有了严明的班级纪律、有了公正的惩处制度,这个班级才会有凝聚力,学生才会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养成高尚的品格、才能有受用一生的好习惯。
但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只有在这个范围里做事,你才会事半功倍,才会收获成功,否则带给你的将是失败、灾难。就像是上了弓的箭,你打算拿这把箭射中心仪已久的猎物,结果因为自己的用力过度,而把弓拉断,箭也没有射出去,正所谓的“赔了夫人又折兵”。我们既不想让学生因为制度严明而逆反,也不想因为一直松松垮垮而彻底放飞自我,那么处理好班级管理中的“严”与“松”之间的关系就至关重要。
我说的所谓的“严”是要有“格”的限制,这种“严”要求以能鼓舞人,激励人进取为目的,要严中有情、严中有信、严中有章、严中有爱。要认识到一味地严并不能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还需要适时、适度地采用“柔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松”把对学生的爱护和宽容放在核心地位。两者应该是密切结合、有机统一的。在班级管理中,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也不是迁就纵容。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贯彻体现呢?
一、严中有爱,从细节入手,规范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班风。
学生的行为习惯表现在平时的坐姿行走是否端正,桌凳和卫生工具的摆放是否整齐等等。如有些学生由于习惯不好,四条腿的凳子总是喜欢斜成两条腿、甚至一条腿坐着、摇晃着,这样一不小心就是“咚”的一声,人和凳子一起倒在地上,既容易摔伤身体,又影响课堂的教学秩序。
又如小学生天性好动,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针对这些,必须严格训练学生的坐立行的良好习惯,坚决消除这些安全隐患。
再如桌凳和卫生工具的摆放,我曾对着学生将一把扫帚比喻成一个人的脚,将扫帚的脚尖朝外,脚跟靠墙,一个挨着一个像小朋友排队一样站在教室的后墙角,从那以后,扫帚整齐地挂在墙角,既不影响通道,也很美观。
还有课堂上认真听讲的习惯,我讲课时,要求孩子必须全神贯注的倾听,容不得一点沙子,如果有学生说话、开小差,我不会和学生争着抢着说,也不生气,我很民主,你想说我就给你时间,让孩子说,说完后继续教学。做作业时,总有学生拖拖拉拉,不能按时完成,对于这种情况,没关系,今日事今日毕,课下自己抽时间来写,写不完的放学留下,而且质量还必须高,不然还得重来一遍。
我们都知道,班级中难免会有学生请假,我只是提醒大家,学科不可以落下,这是态度问题,落下的就必须补上,有老师的提醒,有同学的监督,每一个孩子都能紧紧跟上步伐,请假来后也能利用课下时间完成空缺的作业。
只有这样从每一个细节开始要求学生,而且做到有要求就必须做到,长此以往,就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只要这样的习惯养成后,孩子自身明白自己的任务,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下去,组建一个良好班风班貌的班集体,就不是问题了。
二、宽松的灵活运用。
严明的班级纪律,不应该使班级成为一潭死水。宽松不是无目的的不理不问,而是有意图地沟通思想。有些学生,由于年幼无知说了错话或做了错事,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错在哪里?如果只是倾盆大雨式的批评甚至棍棒相加,学生吃尽了苦头也不会明白什么,留下的只能是不解和怨恨。遇到这种情况,无论是哪位老师,都应满怀激情的开导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认识,一点一点地为他们营造改正的环境和时机。或者有目的有针对性指导他们去阅读有关画册和书报,让他们逐步感知到自己的不足或错误,逐步认识到家长或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这样,在他们的认识提高之后,不仅不会再犯同类的错误,而且对家长也会更加尊敬,对老师也会更加信赖。思想上沟通了,孩子们对我们有感情了,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再来说说班级活动,班级活动应该是民主的、和谐的,积极参与每一项集体活动是培养班级凝聚力的最好方式,也是外松内紧最好的体现。时刻从学生出发,从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每一项工作开始,从孩子自己主导完成任务开始,从同学间互帮互助开始,从尊重每一位任课老师开始,从信任每一个同学开始。记得一次跳大绳比赛,学生比我还着急,他们课下练习,给我要数学课训练,帮助不会跳绳的同学,给每一位同学加油。当然,有优秀的小领导者至关重要,有他们的带动和影响,班级凝聚力日益增长。再有老师别舍不得自己的时间,多给孩子一起活动的时间,要玩就好好玩,要学就好好学。“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但必须有“严”做为前提,才不致于使学生放任自流,不致于使班级管理进入一盘散沙的危险境地。
严与宽的关系,作为班级管理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它们既相互渗透,又相互包含,是对立统一的。只严不宽,很难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格;只宽不严,则谈不上能及时有效地制止各种不良行为和不良现象的发生。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严中有宽,宽中有严,优势互补,才能有效的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而使二者能有效的结合的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教师的一颗爱心。
对于学生来说,班集体是他们成长的一块田;对班集体来说,学生则是在集体这块田中成长的一颗颗苗。苗要茁壮成长,离不开具备爱心的辛勤园丁;要使一个班集体中的每一位学生都会做人、成才,离不开每一位班主任老师爱的滋润。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师生之间息息相通,才能把工作做到点子上,做到学生的心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