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总结了三点,觉得在自己课堂上很有成效,与大家分享。
一
关注学生
让学生感到整个集体在爱他
不要让学生只感到是老师在爱他,而要让他感到是整个集体在爱他。甚至有时候,教师要把自己对学生的爱隐蔽起来,不动声色地转化为集体对这个学生的爱。
本学期刚开学,我跟班主任赵老师组织学生讨论新学期打算,这时教务处仝主任推开教室门,后面还跟着一个家长和学生。赵老师走近便悄悄对我说:“给咱们班转来一个插班生,我接待下家长,你安排下这个新同学。”然后,我把这个学生领到讲台上,很兴奋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上迎来了一位新同学!”同学们一听我热情洋溢的口吻,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新同学还没有座位,这时候我自言自语地说:“哎呀,咱们班没有多余的桌椅了,新同学还没桌椅呢!”这其实是一句暗示,听见我“叹息”的孩子们都听懂了我的暗示,好几个孩子都举起手来并急切地说:“用我的桌椅吧!”说着他们还站了起来。几个孩子的举动,又“提醒”了其他同学,几乎全班同学都站了起来。我“只好”带着新同学坐到了前排一套已经让出来的桌椅前。这场面,显然让新同学非常感动。课后也很快融入到集体活动中。现在,这个学生在班上很阳光,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只有当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
二
激励学生
学会正确的表扬和鼓励
表扬的力量的确是无穷的!一般来说,鼓励和表扬,绝对多多益善。当然我说的是那种实事求是的表扬,而不是牵强附会或虚情假意的所谓“表扬”。
我曾听王姣老师说过,你期望学生变成什么样子,你就往哪个方面去表扬。4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A同学,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小动作不断,容易走神。观察之后与他谈话,给他信心。课堂上只要他坐姿端正,认真听讲,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就给与表扬,现在课堂上变得越来越好,学习劲头非常大,课文背诵、单词默写总是积极完成。家长下午来接孩子时,很开心的说孩子现在学习变得很积极,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发趣配音。孩子的变化她看在眼里,很是欣慰,也很感动。对家长来说,也是莫大的鼓励。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的工作。
三
了解学生
暂时降低要求
我这里说的暂时降低要求,指的是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学习成绩,我们对学生的要求不要一下子都提得那么高。
每个班里都会有几个学习基础很薄弱的学生,学习习惯也非常糟糕,当然学习兴趣更是荡然无存。在这种情况,如果要求这些学生一步登天,那他肯定会丧失信心的。相反,适当降低要求,给他们一个“过渡期”,他则可能会跃跃欲试,逐步进步。使他们能亲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树立自信心。
我们6班有个B学生,基础太弱,并且从来不写作业,也不发趣配音。有天,我耐心地和他谈心,告诉他发趣配音能很好地练习自己的语音语调,培养好的语感。最后我对他说,我不要求你天天发趣配音,但是你得给你自己订个计划,每天或每周发几篇。他认真想了想,说第二天告诉我。
第二天,他告诉我,以前一篇不发,现在他打算一周发两篇;做到之后,逐量增加,争取每天一篇趣配音。我同意了并告诉他说:“我不可能天天守着你,监督你。不过,如果哪一周做到了你的承诺就告诉我一声。如果没做到,不要紧,第二周重新开始。我相信你!”计划开始的第一个周末,他兴奋地告诉我“做到了”,那周他发了两篇趣配音。
但是,第二周他没发,我知道他没能战胜自己,但我也没找他谈话。第三周他跑来很自豪地告诉我:“老师,这周我发了三篇趣配音。”我当即表扬他:“不错,继续加油哦!”上课课前个人展示,他很积极地举手展示课文朗读,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给与热烈的掌声。就这样,经过三个月的时间,他终于战胜了自己。
我所带三个班都有这样学生,我采取以下方法对学困生进行教学:
1、上课提问多采取层次化。如简单的单词练习或者句型连线题,多给这些同学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找到自信,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
2、在作业布置上也采取层次化。如记单词,学困生每天只记三个。保质保量,落到实处。
3、课下多辅导,以优带困。内容主要以认读单词和重点句型理解为主。主要加强这部分学困生的基础知识的积累。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我所带三个班的学困生的单词默写和课文熟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只要有耐心,并且善于思考和总结,面对学生犯错我们要用温柔的眼光对待学生,这会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与信任,进而在心里接受老师的帮助。虽然我知道这些并不容易做到,但是,我坚信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踏上了一条快速成长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