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过后,拿到卷纸,看到分数,让我万分痛心。心中的怨恨仿佛就像一个“谜”久久不能消散。深思熟虑一番,问题找到了答案,明白了分数背后的原因不是学生而是老师,是因为老师平时教学中没有关注到待优生,没有让待优生把应有的知识搞明白。每当说起待优生,心想平时教学中对待优生的关照不够多,下面就我的几点做法分享如下:
一、关爱待优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用爱去教育学生,包括优等生和待优生,我们都应以满腔的热情去教育学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待优生,在平时就要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多多的关照。比如,课下多走进待优生,和待优生交朋友,玩游戏等。例如:有一次上完课后,我从教室出来的比较迟,出来时看见班上的几位学生在踢毽子,恰巧班上的待优生也在。这时,我就走上前去和他进行比赛,就这样进行着我踢他数,他踢我数的对决,就这样踢了几分钟。当我下次再上他们班的课时,发现原来课堂上不自信的他一下子自信起来了。课堂上的他也开始思考了,开始回答问题了。
二、鼓励待优生
于永正老师说:“要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尤其是待优生。激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孩子的兴趣是在激励中产生的”。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激励学生。记得以前经常听陈校长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我的课堂中,我主要采用的是激励的方法,当学生回答好的时候我就及时给予表扬;当待优生坐姿端正时,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待优生积极回答问题时,也当众进行表扬。再比如,有些时候当在课堂上待优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给学生一个微笑,投去一个信任的目光,说一句鼓励的话语,以增加他们回答问题的信心,让他们通过老师的表情和眼神感觉到“我能行”。例如:在我的课堂上,有一次在上复习课的时候,我采用的是小组复习,并由组长负责督促,分成10个小组。我在课堂上只做评价员,比如说,xx同学记得认真我就当众表扬并把其名字写在黑板上,对记得好的小组,也是当众表扬并奖励笑脸。就这样,一节课下来,同学们信心满满,记得非常认真,课堂上该掌握的内容都掌握了。
三、理解待优生
在做待优生工作中,一个最应注意的问题是要尊重和理解待优生。教师只有尊重和理解待优生,才能让他们感到温暖,消除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障碍,缩短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因为他们内心往往有一种自卑感,这样无形中就会产生距离。只有尊重和理解待优生,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他们产生要进步的欲望。其实,待优生的身上并非一无长处,我们应当扬起所长,让他们内心中有一个强大的自我,激发他们改变的信心和勇气。课堂中,老师要允许孩子犯错。在孩子做错题了,不要一味地去批评孩子、指责孩子,而是要找错误背后的原因。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正确面对孩子们的错误,要理解孩子,理解待优生,不要一味地去批评,也不要轻易下结论。
以上是我关于改变待优生的所做所感,希望与大家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