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史馆 新闻中心 队旗飘飘 学生园地 教师风采 教学教研 梦想课堂 家长学校 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运城明远小学』网站!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经验交流 >> 正文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读图能力——田格
发布时间:2018-1-2 18:13:00  浏览次数:  【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会看图非常重要。此次期中考试,从孩子的答题情况来看,失分较多的就在“看图列式”这里。

一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富有趣味、可读性强的主题图来呈现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的,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生动的情境图是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与喜爱,但我却越来越发现一些孩子不会读图。从班里孩子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无序看图,眼睛到哪就看到哪;2、不会上下联系,分割看图;3、不能抓住主要图意,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

针对这些情况,我寻找了以下方法,以期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有所帮助。

一、单一的主题图

主题图中有很多有丰富的情境,目的是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有趣的故事情景,提高学习兴趣。但往往孩子们却不知从哪看起,如何去看,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老师设置相应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引导孩子。

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比多”、“比少”问题,以“动物聚会”为例里边有好多数学信息,有动物、盘子、勺子、杯子等等,其中蕴含了动物的只数和勺子的个数同样多,动物比盘子多,动物比杯子少等数学信息。在孩子们眼里,画面更多的是故事情节而不是数学信息,所以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小动物一共有几只?(2)杯子有几个?够不够它们用?为什么?(3)盘子呢?勺子呢?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图中动物的只数和勺子的数量一一对应,使学生认识到“同样多”的含义,进而用同样方法认识“比多”“比少”。这样长期坚持指导学生多读图、掌握读图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二、图文结合的主题图

既有图,也配有相应的文字,这个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大,也会经常遇到。我们都会发现孩子的注意力只在图上,不去关注文字,即使看了文字,也不知道这数学信息放在哪里合适。

比如,一年级练习题有这样一幅图:图上描述的是左边有2个小朋友在堆雪人,右边大树旁边跑来了一群小朋友,文字叙述“又来了9人”,很多小朋友不去看文字,仍然像左边那样数人数,数到5人(还有4人被遮住),于是就列式为9+5=14,脱离了图、文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读图,了解图中的信息,再去读文字,接着分析已知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知道图和文字是有联系的,要把图文结合起来读,结合起来理解。

三、复杂的主题图

有些图蕴含的信息量较大,需要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全面理解图意。比如,在总复习中有个“三个小朋友捡贝壳”的情境,信息很多,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的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需要弄清图中各个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运用已掌握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当学生从图中知道“小红捡了8个贝壳,小明捡了9个贝壳”后,再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小红和小明一共捡了几只贝壳?”“小兰和小红捡的同样多”让学生再模仿提出其他问题。

 

   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培养低年级学生读图的能力,打好读图的基础,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也可为中、高年级分析抽象的文字信息和画线段图打下基础。

联系电话:0359-2617012(教导处) 0359-2617019(幼儿园) E-mail:yunchengshimyxx@163.com
邮编:044000 地址:盐湖区学苑路魏南大街
Copyright ©2014 运城市明远小学 版权所有 晋ICP备14002007号  技术支持:启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