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结束了,考试是检验学生近期学习成果的一种手段,也是对老师教学工作的检验。因而,考完后的卷面分析尤为重要,学校组织老师以年级组为单位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下面我把听完1—6年级的语文试卷分析的情况总结如下:
1、课改后发现学生的“拼音”不过关,以后应延续以前拼音教学的部分好方法。
2、本次考试的阅读题,发现阅读能力差或不读书的孩子根本不理解题意,应该加强读书兴趣的培养。
【点评】加强读书习惯的培养。
孩子漏题严重,究其原因有:
1、缺乏好的做题习惯。
2、学生态度不认真,不能认真对待考试。
【点评】题是用来考的,不是用来做的,尤其不是发回家做的。
三年级:
1、标点问题太大,老师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学。
【点评】老师自己不够重视,对学生要求标准不明确。
2、作文问题是错别字太多,平时老师不太注重作文中错别字的改正。
【点评】错别字要专项研究,认真对待,数学中的错题积累本、错题回批、化错数学等做法值得借鉴。
1、平时缺乏归类积累。如,秋天的成语孩子写不出来。
2、平时读书少的孩子,近、反义词不会。
3、孩子缺乏做题技巧。(中段孩子应该了解基本做题技巧)
【点评】技巧要训练,所以老师一定要“用”好每一套题,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
针对孩子缺乏做题技巧:
1、让孩子知道出题人的意图,也就是本题的考点。如,改病句。
2、作文不审题,态度问题。
1、平时教学没有深挖,高段应该深究。心理描写只找出来,并不知道如何运用心理描写?心理描写的好处是什么?对教材研究不深。
【点评】用教材教语文的理念需要落地,建议专题研究。
2、作文,对于想象作文,孩子天马行空,缺乏正确指导。
【点评】想象作文也有“套路”,建议老师认真进行专题研究。
1、教会学生好的考试答题习惯。
2、多读书(建议一节阅读课或每天20分钟读书)
3、高段注重答题技巧的讲解和专项训练。
4、试题研究方面,让孩子明白出题人的意图,用好每一份题。
5、作文,注重平时的积累。(①语言②选材)
以上点评的意见和建议供大家参考,利用好每一次考试结果,是老师必练基本功,是老师成长的扶手,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务必认真对待,面向应用,正视问题,着眼于今后的成长和提升。“我们走了许多弯路,但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就怕你无视错误,或用不好“错误”这个资源。建议各位组长一定在此文基础上再进一步研究期中卷面,抓住重点,制定目标和计划,树立愿景,唯此,方能避免“低效勤奋”。
王宏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