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史馆 新闻中心 队旗飘飘 学生园地 教师风采 教学教研 梦想课堂 家长学校 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运城明远小学』网站!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家长学校 >> 推荐阅读 >> 正文
【父母必读】6岁女童遭母亲男友猥亵……儿童性侵,我们知道得太少
发布时间:2017-12-5 16:31:00  浏览次数:  【
 

转自:运城教育百师通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 《熔炉》

 

 

未成年人性侵,是一个让任何人看到都气愤到颤抖的名词,未成年人性侵就像一座罪恶的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已经令人感到寒冷彻骨。然而,我们所见只是冰山一角,隐没在水下的部分有多少,难以估计。

 

2013至2015三年间中国被公开报道的性侵未成年案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被媒体曝光的性侵案共968起,受害未成年超过1790人。

图片来源于“女童保护”

 

关于此前引起轩然大波的北京幼儿园虐童事件,在11月28号晚北京政府官方通报事实调查结果后,这件闹得沸沸扬扬的全民事件就此消停了。可是却把虐童、性侵等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引起了全民关注。

 

在中小学生性教育并没有完全普及的今天,我们的孩子的确有可能遭到性侵犯、性骚扰,如果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孩子就可能反复遭受性侵害。

 

如果孩子在未成年时期遭受到性侵害,心理创伤的阴影会伴随孩子一生,并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恋爱、婚姻和家庭幸福。


 


2009年暑期至2011年6月,李轶采取带孩子外出玩耍、送钱、送小人书等手段,先后将14名6至7岁的幼女诱骗至湖南省古丈县某山坡、某农贸市场楼梯间及其父在该县某单位的单元房等处,实施奸淫26次。其中,李轶于2011年五六月间,6次进入古丈县某小学校园内,从教室里或操场上,先后将8名小学一年级女生诱骗至其父单元房内奸淫,2名幼女遭多次侵害。

 

2013年1月深圳宝安,一名6岁女童小珍遭母亲男友猥亵,造成下身私处受损,其母报案。事件发生之后,小珍整天看动画片玩游戏,不想去上学。

 

2014年5月7日河南平顶山,一位姓田的单亲妈妈在微博发帖称,自己的女儿“小草莓”从2岁4个月起,被幼儿园园长的丈夫王延枝性侵一年之久,其间还被强奸。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曾说过,每发现一起性侵案件,就会有7起隐案,也就是说发现了一个孩子被性侵,那么他身后可能还有7个孩子被侵害而没有发现。而那7个没有被发现的孩子,可能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看起来和我们毫无异样,高兴会笑,难过会哭。

 

身心灵作家张德芬在她的公众号里吐露了自己童年曾遭受性侵的经历,她说:当年,作为孩子的我,不知道自己是无辜的,不知道有些大人是丧心病狂的,以为是自己的错,都是自己不好。

 

成年后,尽管在舞台上光鲜亮丽,可外在的丰足圆满,终究无法让她获得内在的幸福快乐,只是更加的憎恨自己。

 

每到夜深人静,她总是渴望有一个坚实的肩膀可以依靠,并告诉她:一切都是很好的,你是被接纳的,无论你做了什么,经历了什么,都是可以的。我爱你,我在这里陪伴你。

 

 

 

我们总是认为“孩子小,忘性大”,以为孩子不会受到创伤性经历的严重影响。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孩子可能忘记了那是一件什么事,但是记住了不良刺激带来的情绪和感受。这种印记可能是非常深入的,而且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会对受害人格及成年后的男女两性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张德芬的著作帮助很多人走出了阴霾,可却无法帮助童年受伤的自己。

 

每次出了这样的事,我们会想到很多预防的方法,可却忽略了这件事如果真的不幸发生,会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

 

身体上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可心里隐藏的伤害才是我们最该关注的,那些隐藏在心底的秘密,随时都可能毁掉一个人的人生。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它是一种延迟性、持续性的心身疾病,会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心理障碍。遭受性侵害的人很容易患上这一心理疾病。这一人群的自杀率也要高于普通人群,高达19%。

 

有个女孩,幼年时也遭受到性侵,但是因为父母的及时干预,她说自己并没有留下什么阴影,成年后的生活也和普通人无异,幸福自在。

 

那些性侵罪犯无疑是丧尽天良的,惟愿法律能加重对他们的惩罚,替可怜的孩子出一口恶气。

 

但同时百师君也在此呼吁每一位爸爸妈妈,请一定要多关注孩子的内心,给他们多一点用心的爱和安全感,这比学区房,比多才多艺更重要多得多。

 

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才能拥有一个幸福而又明亮的未来。


 

 

根据“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简称“女童保护”)发布的数据,在2016年的433起案件中,平均每天曝光1.21起,受害者年龄最小的不到2岁,7岁以下有占16.07%,7(含)~12岁的占18.38%,12(含)~14岁的占57.71%,另有7.84%的受害者未提及具体年龄。

 

图片来源于“女童保护”


被性侵未成年人以7~14岁的中小学生居多,一方面说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容易成为犯罪嫌疑人侵害的目标,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安全教育缺失较为严重。

 

而公开的案例数据中,女童遭遇性侵人数为719人,占92.42%;男童遭遇性侵人数为59人,占比7.58%。家长不能因孩子是男孩就认为“高枕无忧”,男童被性侵现状同样不可忽视。

 

图片来源于“女童保护”

 

在未成年性侵害案越来越频发的当下,有个问题摆在了各位家长和全社会的面前:

 

家长们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怎样让孩子避免性侵犯?

孩子遭遇了性侵犯后如何应对?

 

 家长们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不要避讳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对这方面的问题都似乎难以启齿,甚至孩子问起相关的话题都避而不谈,甚至编造误导,敷衍过去。但其实在国外,电视都会播出关于两性认知的教育片,这些都是以动画的形式来教导孩子两性区别。

 

我们也应摒弃陈旧的观念,按照不同年龄阶段,给孩子普及适当的性教育知识,帮助孩子建立保护自己的意识,当遇到坏人时要立即反抗,勇敢说“不”,然后立刻向家长和老师报告,或者报警。有助于他们免受侵害。

 

对于未发育的孩子:父母可以通过绘本、讲故事等方式跟孩子聊聊男女的不同,帮助孩子建立性别意识,了解性知识。家长要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知道各部位的名称,包括哪些部位是最重要的、最隐私的,明确告诉孩子身体这些私密的地方不许别人随意看和碰触。

 

已经发育阶段的孩子:家长们可以让他们充分了解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正确自然地满足孩子关于性问题的提问,并且按照科学的方法,按照人生中发展阶段不同,明确地说给孩子听,杜绝因为好奇而做出不应该发生的性行为,造成怀孕等不良。

 

怎样让孩子避免性侵犯?

让他们明白,当受到侵害时,要在第一时间向家长求助,不要等到后果严重时才向家长反应情况,那将后悔莫及。教会他们如何保护自己,在外面尽量少与陌生人交谈,更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等等。重视对孩子的监护,避免低龄儿童无人陪伴,也不要随意将孩子交给他人照看。

 

2016年公开报道的性侵未成年案件中,熟人作案的有300起,占总案件的69.28%;陌生人作案的为127起,占比29.33%,熟人作案比例近七成。

 

易于接触儿童职业的从业者作案占比高,包含教师、校车司机、学校厨师、幼儿园工作人员、保安、舞蹈团成员等。所以作为家长,应注意他人与孩子的亲密程度,保持戒备心,不要因为是熟人就觉得无所谓,忽视了死角。

 

图片来源于“女童保护”

 

孩子遭遇性侵犯后如何应对?

家长遇到孩子受到性侵害的事情大多羞于启齿,觉得会给孩子的名誉造成伤害,采取忍气吞声的做法。这样做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在第一时间选择报警,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为自己维权,让犯罪嫌疑人得到法律应有的制裁。

 

并及时进行医疗评估和心理创伤处理。医疗评估可以作为控告罪犯的证据之一,司法介入能够迅速及时收集证明罪犯有罪的相关证据。同时也要保护好孩子的隐私,最大程度的让知情权控制在最小范围。

 

正确的教育能阻止悲剧的发生,作为家长,都应该重视对孩子的性教育,孩子需要我们的保护,性教育应尽早、尽快。

 

 

 

对未成年人的虐待乃至性侵,是任何社会都无法容忍的。而假如孩子真的遭受了性侵犯行为以后,父母对事件的态度和处理方式,都将决定了孩子的修复程度。

 

做好事件发生后的安慰工作


孩子遭遇了一些事件,本身是一层客观伤害,父母对这个事件的看法以及处理方式,会在第二层面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处理得好,事件本身的伤害可以慢慢变小;处理不好,则会给孩子更多的心理阴影。

 

于已经明白这是一场已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灾难的孩子,父母一定要给予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告诉孩子,就像手被割破了,虽然会痛会流血,但是以后会好的,我们依然会很爱他们,永远不会抛弃他们。

 

在生活和学习上更加关心孩子

父母和老师要理解受到性侵害的孩子出现的心理创伤行为,受害孩子一般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无心做作业,成绩下降等问题,这是孩子的心理创伤反应,不是孩子的学习态度问题。老师和同学要给予受害孩子更多的宽容和关爱,耐心等待并积极帮助孩子从创伤中恢复。父母要与老师及时沟通孩子的心理变化状况,及时了解和引导孩子。

 

寻找适合孩子的情绪表达方式

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内心深处的感受不易表达出来。绘画,可能能够帮助孩子表达内心的感受。如果当地有条件,可以寻找在儿童心理方面有研究的绘画治疗师,陪伴孩子使用绘画等更适合儿童的技术,把这个事件所带来的创伤做个治疗。而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家长在不知道如何处理孩子情绪时,请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在医生或医疗机构的帮助下走出心理阴影。

 

 

 百师君说

作为思想较为传统的国家,但凡涉及“性侵”、“儿童”等字眼,总会让人觉得上不了台面。

 

或许在我们潜在意识里,“性”是私密的话题,不宜与人说,尤其对于懵懂的孩子。

 

可是,我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恶魔总是喜欢对弱者出手,比如学生,甚至幼儿。因为坏人的脸上永远不会贴着“坏人”的标签。


性侵犯对孩子的影响伴随一生,很多孩子在成年后依然有心理阴影,甚至抑郁或者自杀。

我们无法时时刻刻把孩子放在远离伤害的真空中。更是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会被什么人怎样伤害。我们能做的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减少伤害发生的几率,所以无论社会多么安定,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教会孩子自我保护永远不嫌早。

 

莫让你的侥幸心理成为犯罪滋生的温床,别让你的疏忽毁了孩子的一生。

 

联系电话:0359-2617012(教导处) 0359-2617019(幼儿园) E-mail:yunchengshimyxx@163.com
邮编:044000 地址:盐湖区学苑路魏南大街
Copyright ©2014 运城市明远小学 版权所有 晋ICP备14002007号  技术支持:启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