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好习惯,好人生》。
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者铜柱上,无论小象怎样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大象,可以轻而易举的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同学们,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了。可见习惯的力量之大。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的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在我们身边,老师发现有很多有着良好行为习惯的同学。
每天,红领巾监督岗的学生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坚守自己的岗位,教室、走廊、包干区等区域,总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课前准备时间,同学们有条不紊地收交作业、自主投入新一天的学习;
上课时,同学们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并不断地参与学习思考,有问题或有不同的想法能勇敢地举手发言;
课间,同学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
当看到老师手中捧着一大叠作业,同学能主动上前道一声:“老师,我来帮您!”;
在自己不小心做错了事后,能主动承认错误并道歉;
在同学不小心碰到自己时,能宽容同学,跟同学道声:“没关系”;
放学的时候,有同学见到叔叔阿姨能主动问好,见到家人来接能主动迎上去,打招呼;
离开教室之前,有同学见到个别同学的椅子没有移放好,能主动轻轻地摆放好才离开教室;
当自己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时,关上门了,还不忘检查一下,看看窗户是否关实;
……
这些同学的行为习惯多好啊!
同学们,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好习惯养成得越多,个人的能力就越强。老师希望你们可以从自己做起,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从严要求,逐步养成好习惯!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因此,我们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加强体育锻炼,保持个人卫生、寝室的清洁以及校园的整洁,拒绝白色垃圾进校园。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之称。作为一名小学生,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是必修课。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明远小学的形象,要时刻以学生的身份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第三,要有课外阅读的习惯。要学好知识,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要学会写读书笔记,要学会如何从众多的课外读物中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书来学习,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第四,要加强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前提与保证。学会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勇于提问,能够提高专注度,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久而久之,坏习惯会离你越来越远,自然,成功会离你越来越近。
人们常说,“播下一个行动,便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便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便会收获一种命运。”
我送给同学们一句话——“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希望你们从小将“好习惯,好人生”的种子埋下,用恒心去浇灌,去成就你们生命的精彩!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