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民间文学的“珍珠”
——记卫颖老师《中国民间故事》导读课
在我的脑海中,依然记得这样一个场景,暖阳下,小小的我依偎在姥姥的怀里,从那时候种下的关于奇幻、关于梦想的种子悄然生根。有时候掀开民间故事的纸页,我的耳边还是会响起姥姥的细语:“从前啊,有一个勤奋的放牛娃……”
有一类故事,不是作家写的,而是老百姓自己编的、口头讲的,这类故事叫民间故事。大家一定也听过民间故事吧,让我们一起走进卫颖老师的《中国民间故事》导读课。
课堂上,卫老师就像一位导游,引领着孩子们打开一扇扇窗,指点一处处风景。上课伊始,卫老师由封面《后羿射日》的故事作为导入,并引出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如果学生从一开始就有准确的文体意识,对于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每当夜幕降临,群星闪烁之时,我们仰望星空,会在银河的两边发现两颗最亮的星星,他们分别是——‘牛郎星’和‘织女星’,大家想不想知道关于这两颗星星的传说?”学生在卫老师娓娓道来的课堂情景中各得其乐,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随即,卫老师在引导孩子们交流“故事内容”的时候,点拨引导孩子们从掌握“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关注细节”等方面,一起分享阅读的感受,感受语言的魅力。通过抓住老牛会说话,来让孩子们体会民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特点。
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在荒山下耕地之时,卫老师问“牛郎忧心如焚之际,老牛对牛郎说了什么?”
织女被天神带到天庭,牛郎伤心绝望,卫老师接着又问,“在牛郎悲痛欲绝之际,老牛会对牛郎说些什么?”
追问并没有停止,“请问,王母娘娘知道了牛郎带着一双儿女到天庭寻找织女,她会作何反应?”
“会把牛郎带走。”
“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他们见面。”
……
学生们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各抒己见,这时,卫老师巧妙的将话题戛然而止,“如果你也想知道故事的结局,就请在书中寻找答案吧!”
《牛郎织女》是汉民族的一篇民间故事,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的根基,因此就有各自不同的民间故事。接下来卫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维吾尔族的民间故事,刚一出示图片,孩子们就异口同声——“这是阿凡提!”
是的,卫老师选取了被誉为“最出色的民间创作之一”的阿凡提来导读。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猜想“最后,国王让阿凡提种在土里的金子会长出来吗?”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捧起书静静阅读,在书中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卫老师说:民间故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成长的足迹。通俗易懂的民间故事,是老百姓口口相传的精神文化财富,这应该怎么教呢?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从一次一次的试讲中,推翻了理性乏味的内容分析,删去了依样画葫的写法迁移,最后只留下了“讲”,“讲”是讲故事的“讲”。民间传说故事,只有“传说”起来,才更有意义。
在故事中,倾听过去劳动人们的集体记忆,学习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感受那个年代的风土人情,而不只是为了听故事而翻开书页。孩子们,请到民间故事的世界里漫游吧,它会传授你开启知识、智慧之门的钥匙,它会教你堂堂正正做人的道理,它会给你通往成功之路的勇气和力量!
撰稿:黄梦园
编辑:应丽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