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史馆 新闻中心 队旗飘飘 学生园地 教师风采 教学教研 梦想课堂 家长学校 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运城明远小学』网站!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育教学随笔 >> 正文
【交流】动手操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邵步
发布时间:2017-6-18 16:08:00  浏览次数:  【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中创设动手操作情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化难为易,在自己亲自动手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01
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质量的动力,也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前提。因此,在课堂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数一数》课堂教学活动中:数一数,自己桌面上有多少根小棒?上课之前,我把这些彩色小棒作为礼物送给他们,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他们都很想知道自己有多少根小棒。趁此机会,我提出要求:1、尽可能数出声音;2、把小棒的根数记在心中。看谁数的有准又快!开始!学生开始用自己认为数的最快的方法数起来。数的过程中,思维、活动和谐的结合在一起,顺应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这样,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集中了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02
动手操作,理解掌握新知

思维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主体对客观的认识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自去探索、发现,才能理解更深刻,更有利于掌握新知。如在《回收废品》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用小棒摆出小林的13个,再摆出小红比小林多3个,问小红收集了多个?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体会到小红要比小林多3个,就是先摆出和小林同样多的小棒外,再比小林多3个,也就是13再添上3就可以了,即把两部分合在一起。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比较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了这一知识,同样动手操作也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

 

03
动手操作,巩固知识

把握动手操作的最佳时机,最大地发挥动手操作的作用,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如:在两位数减法计算练习时,让学生用0--10的数字卡片,两人一组,一人随意举起两张卡片,另一人也随意举出两张卡片,在短时间内算出得数。这样利用卡片进行巩固计算练习,不仅练习面广,而且学生也很感兴趣,很配合,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计算能力。

学生动手实践,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知识化难为易,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联系电话:0359-2617012(教导处) 0359-2617019(幼儿园) E-mail:yunchengshimyxx@163.com
邮编:044000 地址:盐湖区学苑路魏南大街
Copyright ©2014 运城市明远小学 版权所有 晋ICP备14002007号  技术支持:启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