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但却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老师的倍加呵护。
——苏霍姆林斯基
每当我读到这段话,一个故事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时我刚刚从学校毕业,作为一名教师站上了三尺讲台,代一到五年级的英语课,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忙的不亦乐乎,生活繁忙而又充实。上课时,我让孩子们写作业本,并且在她的本子上写上自己的班级和姓名,收过来后发现王静雅的名字那栏里只填了个静雅。这个女孩在我的印象里是个比较腼腆、比较乖巧的姑娘,平时话不多,上课安安静静,下课也不调皮捣蛋,一副心事很重的样子。“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粗心,你是姓静吗?连自己的名字都会写错,回去加上!”这时候,女孩咬着嘴唇,脸憋得通红,强忍着眼里的泪水,极不情愿地写了个王字。当时,我只顾着批改作业,就没有太在意孩子的感受。
晚上,我忙完一天的工作,回想起来今天的这件小事,老觉得似乎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谁会把自己的姓忘写了呢?是不是有什么内情呢?我今天简单粗暴的批评孩子是不是不妥当呢?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把她平时交的活页作业,都拿出来,全部的名字都写了静雅,没有写姓。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在一次家访中,我终于发现了缘由。静雅的妈妈与爸爸在她小时候就离婚了,她现在跟着她的妈妈和继父一起生活。当时,给她上户口时,继父以抚养为由,坚持让孩子随他姓。孩子从此就产生了抵触情绪,从此只写名不写姓。原来真是错怪孩子了,一时疏忽大意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得多大啊,我真是后悔死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到了学校后,我就把静雅单独叫到办公室,首先真诚的对孩子道了个歉,老师没有了解情况,就在班上批评了她,非常抱歉。孩子这个时候终于绷不住了,大哭起来。然后,我就抓紧时机,让她明白,父母有选择自己生活的自由,我们不能够去固执的干涉。同时,你有自己的想法,这很好,但是不能够影响你的正常学习与生活,我们必须学会平衡生活中的复杂关系,这样才能够健康的成长。
从此以后,我会特别关注这个孩子,注意去解开她的心理包袱,付出终有回报,孩子终于打开心扉,接受现实,正常成长。通过这一件事,让我明白了,也许只是我们一次并非恶意的,也许只是不够细致的原因导致孩子受了委屈,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的自尊心就像露珠一样,一不小心,就会跌落破碎,无从修补,不复存在。如果我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让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孩子就会疏远我,始终背着心理负担,我作为教师得有多后悔,想起来真是后怕啊。教师这个职业在我的理解中,责任又重了一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