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史馆 新闻中心 队旗飘飘 学生园地 教师风采 教学教研 梦想课堂 家长学校 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运城明远小学』网站!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育教学随笔 >> 正文
【分享】《她是我的朋友》课堂实录学习心得——窦娟
发布时间:2017-6-12 15:36:00  浏览次数:  【
 

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读支玉恒老师的《阅读习作典型课例全辑》,让我在领略名师风采的同时,深刻感受到了他对学生、对教育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了他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我印象深刻的是《她是我的朋友》一课的课堂实录,整个教学过程行云流水,自然流畅。

 

1

自读自悟,初步理解。

像他以往的教学一样,支老师上课伊始,首先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朗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自由表达质疑。支老师向来主张:孩子们读书后,都应该有“读完了就想说一说”的冲动。因此他不向学生提出任何问题,而是请学生自主的、自由的站起来,说一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心得,甚至感觉、感受和疑问。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这些发言不但培养了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质疑的能力和习惯,也使教师了解了学生初读之后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难所在,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学情参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2

深钻教材,巧妙切入。

支老师深刻钻研教材,真正深入地把握了课文的思想内涵。例如:上课时,他引导,启发学生从课文描述的故事之中,高度概括地抓住“死”与“活”两个字。他说全文实际上就讲了两个字。试想,这篇文章不就是说在生与死面前,一个小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吗?课文的思想内涵不就是在生与死之间表现出来的吗?抓住了生与死这两点,就把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完全集中到最容易突破,最容易感悟,而又是最关键的切入点上了。从这一点切入很好,但也很不容易,所以上课时老师不厌其烦的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向此靠拢,课堂上先后有七个学生发言,才谈到了“死”与“活”,虽然占用了时间,但值得。突破了这一点,后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

引导讨论,情感升华。

紧跟着,在讨论阮恒输血时,教师又引导学生说出她输血时的两种心情,这一次经过十多个学生发言才得出了正确的答案——阮恒既害怕又坚决的矛盾心理,这样的讨论也是值得的。只有认识和体会人物的这种心情,才能更真切地感受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是真实的人的情感。

整节课支老师抓住了课文的要旨,接下来就是反复的读诵,通过读来领悟,通过读来体验,通过读来感受,读后的表达,争辩,反映了学生学习的深入。在教《她是我的朋友》中,他从始至终没有提出直接指向内容的繁琐问题,就连过渡性、提示性、点拨性、引导性的问题也提得很少,但文中所有的疑难之处都通过学生自主的读、思、说得到解决;他没有一步一步地去推析文章的情节细部,但课文的语言、结构、内涵、重点都已一目了然;他没有搞什么“练习册搬家式”的所谓训练,但学生对课文语言、理念的运用已充分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整个课堂最明显的特点是始终回荡着学生朗朗读书声,酝酿着静静的读思。我甚至感到在这老师的课堂上似乎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读书来解决。

每每读完一篇教学实录,我都有一种走近名师之感,领略名师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文化积淀、开阔的教育视野、精湛的教学艺术及永不满足的超越精神,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话将一直激励着我,对待教育事业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不懈,努力缩短与名师的差距。

联系电话:0359-2617012(教导处) 0359-2617019(幼儿园) E-mail:yunchengshimyxx@163.com
邮编:044000 地址:盐湖区学苑路魏南大街
Copyright ©2014 运城市明远小学 版权所有 晋ICP备14002007号  技术支持:启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