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史馆 新闻中心 队旗飘飘 学生园地 教师风采 教学教研 梦想课堂 家长学校 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运城明远小学』网站!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育教学随笔 >> 正文
【分享】理解是学习的前提——刘国绒
发布时间:2017-6-5 17:26:00  浏览次数:  【
 

为了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帮助他们形成基本技能,我在教学中主要通过课前复习、设计问题和活动,鼓励学生举例、解释、描述,通过学具动手操作等形式,为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供“脚手架”。

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不少年轻教师会认为,这类型的加减法计算尤为简单,只需要牢记计算方法,完全没有必要让孩子体会算理的过程,殊不知,在没有理解意义上的计算方法只是机械式的学习,并非真正掌握。我在执教本节课时,为了很好的突破“为什么把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减,个位补0即可”这一难点,同时也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下基础。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在教学中,主要做到以下环节:

 

1、复习导入,新旧衔接。

20里面有( )个十,

30里面有( )个十,

100里面有( )个十,

2表示( )个( ),

3表示( )个( )……

通过复习真正理解了数的意义,学生才能更好地参与到接下来的活动中。

 

2、利用学具,自主探究。

30+50=?刚列出算式,我便听到有生说“80”,依然有生迟疑了一会,是35?。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让我们用小棒或计数器摆一摆或拨一拨。”                      

接下来孩子们便行动起来了。

师说:“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

生1:“30里面有3个十,就先拿3捆,再拿5捆,就是50,3捆加上5捆就是8捆,8捆就是80。”

刚说完后,张同学便迫不及待的拿起计数器要发言,先在十位上拨3个,就是30,加50,就在十位上再拨5个,3个十加5个十就是8个十,结果就是80。

师:为什么要把3和5加起来呢?

生:因为它们都表示几个十。

师:对,因为它们的计数单位相同,都表示几个十。

本环节通过学具,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明白算理。

 

3、巩固练习,总结方法。

师:那么40+50呢?70-30呢?30+70呢?生很快说出得数。

师:像这样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我们该如何快速口算呢?

生1:把前面的数字加减,后面加个0。

师:对,如果是以十为计数单位,那么计算方法与1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相同。也就是把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减,个位补0。

是啊,学生的思维和理解,往往与学具的活动是分不开的,课堂上多让学生说过程,把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起来,使思维处于运动和探究之中,这样孩子们完全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算理,改变了只为得出计算结果的做法。

联系电话:0359-2617012(教导处) 0359-2617019(幼儿园) E-mail:yunchengshimyxx@163.com
邮编:044000 地址:盐湖区学苑路魏南大街
Copyright ©2014 运城市明远小学 版权所有 晋ICP备14002007号  技术支持:启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