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因材施教是一种合适的教育方式,教育的目的在与发扬人才,发展人才,那么对人才的教育就该进行得法的教育。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对学生因材施教,不溺爱优秀生,不鄙视后进生。课堂中,我分层次设计目标,给学生制订能够完成的目标,使其能真正感到成功的喜悦。
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指明灯,它为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激励的作用。但目标太高,又等于纸上谈兵。我每节课根据优中差设计三个学习目标,只要完成一个目标,就奖励一个班币。例如在讲《小数的乘除混合运算》一课时,我设计了三个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一、能正确进行小数乘除混合运算。
二、用简便算法进行运算。
三、简便运算的特殊形式“×1”如何运算。
针对三个目标的类型题有:
1、9.2+5.8 ×2.3
2、2.5×13+0.9
3、1.25×8×3.6
4、0.98×25+0.98×75
5、6.4×99+6.4
6、101×23-23
优生在本节课完成六个题,中等生完成前四个题,差生只需完成前三个题。时间规定二十分钟完成。没想到十五分钟后,小杨拿来让我检查,竟然全对,我顺势奖给他一个班币,他盯着班币,眼中绽放出欣喜的光芒,并自信的给我说:“老师,让我继续挑战第四个题吧”。从他自信的话语中,我看到孩子初尝成功的喜悦,慢慢对数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试想如果不分层次、目标过重,孩子会产生厌学情绪,结果适得其反。
有人说成功的90%来自汗水,但假如去做一件自己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即使付出100%的努力,成功也遥不可及。因此,成功最重要的不是汗水,而是因材施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