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学生定格为主体,要求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的课堂服务的。只要能够让学生学会一定的技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师完全没有必要拘泥于一些形式,给学生戴上“紧箍咒”。
上周三下午第五节课是五(5)班的体育课,离上课还有五分钟我就来到了后操场,本以为学生会像往常一样站好队等待老师上课,可是看到的却是和往常大不相同的情景:学生不仅没有站队集合,而且早已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活动开了,根本没有注意到我的到来。
我问是怎么回事,体育委员说:“自从老师上节课说要自行组织一次自由活动,同学们早就盼着了。”我环顾四周,学生自带的器材还不少,有跳绳、毽子、篮球等等,并且已经自由结合分组。看到学生热火朝天的活动场面和忙碌的身影,我想正好借这次机会,给他们充分的自由,上一节自由活动课,看看到底效果如何。于是我也加入到了学生设计的活动内容中,与他们共同玩耍。

时间在不知不觉和学生的欢笑声中快速地流走了,连我本人都感觉意犹未尽的时候,“叮铃铃”下课了。我鸣哨集合,听到铃声和哨声的同学们陆续从四面八方开始向我集中。其中有不少的同学边走边说:“哎,怎么这么快呀,还没玩够呢就下课了!”集合完毕,我观察了一下队伍,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渗透着汗珠、荡漾着笑容。我问学生这节课有何感受,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你真好,太快乐了,心情太舒畅了”。我问: “那我们以前的课就不快乐了吗?” “体育课很快乐啊,我们都很喜欢上,但是今天更快乐!”
学生的回答多少让我有点失望,也让我有很大的触动。学生带着汗水和满意回去了,但是也让我陷入了思考。对于自由活动课多年以来一直受到的是打击和批评,对课中的毫无目标、散漫混乱的一锅粥现象,大家一致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因此,自由活动课举步维艰。但是,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我觉得自由活动课有了用武之地,现在的体育课只要能够抓住新课程要求的特点,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让学生学会一定的技能,就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达到教学目标。相反,进行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的自由活动,不但真正解放了学生,而且发挥了正规体育课的互补作用,表象上看是教师让学生一尺,收益的却是学生敬老师一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自己的不断努力,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尽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