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升和毫升”的认识过程中,我们老师一般都会设计一些体验活动。例如,观察滴管滴多少滴大约是1毫升;1升水大约能倒满几杯;了解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容积,等等。但是,在学习了“升和毫升”之后,很多学生依然很难判断物体的容积。这是因为上述的体验活动还不足以在学生的头脑中真正建立起一个比较清晰的“参照模型”,学生缺乏足够的、直观且有效的体验。那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以下是我的做法:
环节1:毫升的认识
师:看看1毫升大约是多少滴。(视频播放:人在运动后的汗滴;打吊针时的液滴;未拧紧的水龙头滴下的水滴……)
生:随着播放的画面不自觉的跟着数1、2、3、4……20滴;……
师:谁能说说1毫升大约有多少滴液体吗?
生1:20滴左右。
生2:看每滴的大小,小的要20滴,大的要10滴左右。
师:一般情况下,1毫升的液体大约10到20滴。
(板书:1毫升。)
师:你的小手能兜住1毫升的液体吗?
(老师向3-5个学生手中倒入课前准备好的1毫升的水。)
师:兜住喽,让其他同学看看。感受1毫升水重吗?
(接下来,老师将1毫升的水倒入小勺、水瓶、文具盒,让学生观察1毫升水在不同器皿中的“变形”。)
师:谁想亲自尝一尝这一毫升的水或饮料,体会一下1毫升喝下去的感觉?
生:不解渴,还想喝。
师:现在,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升有多少?
环节2:升的认识
师:看看这1升水(量杯中)能倒满几杯(一次性水杯)?
师: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倒一倒。想一想你平时渴的时候喝几杯水,有1升吗?
师:(将准备好的四份1升的矿泉水分给四组)每组1升水,倒在水杯里喝,数一数,你们组一共喝了多少口才把1升水喝完?
师:再来看看1升水倒入脸盆、饭盒、碗等器皿中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观察,感知1升水的多少。)
学生通过用眼观察,用手触摸,还有大口喝水,不同的器皿观察等方式,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1毫升的体积,从而感知1升的体积。孩子们通过观察、辨析、比较、归纳,获取知识,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