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基础差,就怕不听话,相信每一位教育同仁都深有同感。往往一两个无组织无纪律的学生就会扰乱整个课堂秩序,打乱教学节奏,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而现实往往不那么乐观,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让人头疼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存在。今年我遇上了小A和小B。
小A上课嘴不停腿不停。小B是个我行我素,天不怕地不怕的学生,课外书是他的课堂标配。我双管其下软硬兼施,与他们斗智斗勇,每次都以我的大脑缺氧失败告终。任我鼓励表扬还是大呼小叫,小A和小B亦岿然不动。每次进教室我都头皮发麻,而在后来与班主任老师的一次沟通中我了解到小A其实很聪明,只是特殊的家庭环境造成了现在特殊的孩子。
特殊的孩子我们更要特殊对待,有句话说得好:No oneis useless, but just misplaced. 于是我决定从改变他们的位置开始做起。
我把小A和小B的位置调到讲台下离我最近的VIP专座。小A依旧时不时跑到讲台上遛一圈,小B依然我行我素,只是看漫画由各种小动作代替。
唯一让我安慰的是周围的同学不再被他们强大的干扰力所影响。
对于小A小B这样的学生,最初我只有满满的无奈,甚至想过放弃。孩子是敏感的,他们能从老师的言行举止中读出失望、反感,逆反心理作祟更加自暴自弃。所以首先必须向他们表明老师的态度。课后我找来小A小B,明确的告诉他们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相信他们的聪明,相信他们通过努力一定会从孬兵成长为标兵。我要让他们明白我对他们的关注,对他们的付出,对他们的爱远远多于其他同学。
当我的一句鼓励小A能坚持10分钟不离开座位,我的一句夸奖小B能好声音读单词读课文时,我倍感欣慰。
据我观察,小A小B并不能很好的融入班集体,被边缘化的同时,他们只能哗众取宠突出存在感。为了帮他们融入集体,课堂上我多次强调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同学。征得全班同学的同意后,我任命小A和小B担任两个竞争小组的组长。在努力为集体的荣誉而战时,自然而然的他们就成了集体不可或缺的一员。
看到小A小B越来越乐于为集体的荣誉约束自己的行为,付出自己的努力,我知道离我的教育目标越来越近了。
位置往往决定速度,对于缺乏自觉性的学生,我们老师有必要督促他,帮他找到合适的位置。当孩子真正从心理上接受自己的位置,他就不甘愿落后,他会为保持这个位置的速度和能力而不懈努力。没有学生缺少进步的能力,他们缺少的是催化剂。作为老师,我们的任务就是尊重和信任孩子,然后不遗余力的发掘孩子的各种潜能。
没有任何一种办法在学生管理中是万能的,唯有老师对学生的接纳和肯定,是永远的必要条件。从这一意义上来讲,老师为管理学生抱着一种尊重学生的态度而作出的每一种尝试,都是值得肯定、鼓励和赞扬的。“位置决定速度”带给我们更多的不是借鉴价值,而是反思的动力。但无论如何,真心的付出和勇敢的探索,都是值得推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