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前夕,我们六年级组将学生们做过的测试题整合起来,又出了一份易错题。可即使不止一次的强调总结,这份题的测试结果仍然差强人意。每个班能够全做对的学生寥寥无几。深思熟虑后觉得孩子缺失的并不是知识储备,缺失的是面对学习的那种踏实、执着的态度。
我开始做一些转变:
课堂是我们老师的主阵地。在课上,引导学生保持听课热情,让学生尝试自然拼读记忆单词,同时让学生尝试画思维导图的方法,提取关键单词、重点词组,还有根据故事情节脑中描绘画面的方法去记忆Listen and say。学生背诵课文以及单词的速度真的提高了。我坚信,保持热情的最好方法便是拥有源源不断的突破感以及周围同学和老师的的肯定。这便做到了课上踏实!
而在课下,在组织学生自主完成趣配音的同时,要求小组长开展“温故而知新”小活动,保证在讲授新课的同时学生能够扎实复习所学过的知识。在班级开设“匿名小信箱”,让“害羞”的学生将不会的知识通过投稿的方式传达给老师。通过这两种活动让学生的课后巩固更踏实。
我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仅仅靠课本的知识是满足不了孩子对英语的求知欲的。要想让学生有所突破,必须做一些课外的延伸:
1、提倡学生听适宜(积极向上,歌词较简单,节奏较缓)的歌曲;
2、激励学生阅读英文原版书籍,可以先从绘本或者耳熟能详的外国童话故事开始;比如:《小红帽》《狮子王》《白雪公主》……
3、购买牛津字典,面对课本出现的单词,自己去查其他含义以及句型运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这种需求就会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我所做的便是提高教学效率。让班里的学生认清自己位置,课上踏实学习,课下踏实落实!让后进生学而有得,进而有成就感愿意去学;让优等生知难行易,知道有困难愿意去探究,进而达到新的高度。
学习,必须要落实;做人,必须要踏实。作为明远的一名老师,要注重课堂效率,踏实上好每一节课。而作为明远的一位学生,要踏实学习,做个踏实的明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