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史馆 新闻中心 队旗飘飘 学生园地 教师风采 教学教研 梦想课堂 家长学校 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运城明远小学』网站!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育教学随笔 >> 正文
【教学正思】关注学生学习而非老师讲解的课堂要素:倾听、引领——周雪萍
发布时间:2017-4-7 19:19:00  浏览次数:  【

                         

《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是以“战争”为主题的。面对长达近6页的篇幅,孩子们唏嘘惊叹。那如何引领孩子们顺利拿下本篇课文,抑或说这篇文章的学习该如何组织呢?我自然已有预设。   

进入第四单元的学习,我仍然沿袭单元主题学习的方法,了解了整个单元的概况之后,我便引领着孩子们从读析课后题入手,梳理出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思路,概括主要内容。

3、体会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明确了这些学习目标,我和孩子们便投入了朗读和整体感知主要内容的环节。

“我点号,你来读。”

因为本课以空行为标志把全文分成了四大部分。所以,我每点一个学号,孩子站起来读整个一个大部分,同时,听的同学认真思考。每读一部分,点名试着概括主要内容,其他孩子纠正完善,就这样由繁到简,再到标题式的概括。在这样的过程体验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小标题式的概括特点:简练的短语式的概括。与此同时,我也从孩子们的眼神中,看到了从迷茫到顿悟的那份投入与欣喜。

各部分用小标题概括完毕后,孩子们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一个个高高举起了小手:“老师,主要内容我能概括出来了!”自然把小标题串成有序的句子就是主要内容。这种新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就这样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落实。

整体把握了课文主要内容之后,本课中有许多句子,除了表面直接告诉我们的信息之外,还包含着另一层意思,体会这些句子与主题息息相关。

此环节,我依然以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为主,利用四人小组抱团学习,推选代表参加全班的互动交流,从而达成共识。让我惊喜的是,课前我所有预设的重点句子,孩子们都找到了,而且体会得很有道理。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这是小夜莺在回答敌人盘问时,说的几句一语双关的话。孩子们能体会到“麻雀、乌鸦、猫头鹰、野兽”指的都是敌人,体现了小夜莺的机智。

“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孩子们能体会出夜莺的勇敢和故作顽皮的机智。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孩子们读懂了小夜莺的答非所问,是装顽皮,装不懂事,用意是麻痹敌人,让敌人只认为他是个不懂事的孩子。

……

就这样,在互动合作的交流中,一个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渐渐从文字中浮现了出来。

整节课堂学习环环紧扣,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回想起来,我所做的仅仅是做孩子学习的引路人,认真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声音,仅此而已,却似乎比讲课式的独舞更轻松惬意,也许也正是我站在了孩子的立场上,让他们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的原因所在吧。

 

  “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关注学生”等等这些课改方向标,已经被一线教师当成了一种口号,大部分老师已经麻痹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篇文章有许多做法虽然尚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但方向是完全正确的,是将这些方向标化为生动的课堂的艰辛一步,值得肯定和鼓励。

关注学生的学习,而非关注教材的处理和老师的讲解,是一个理想,可喜的是,我们的老师已经走在了实现这个理想的漫漫征途上。

 


联系电话:0359-2617012(教导处) 0359-2617019(幼儿园) E-mail:yunchengshimyxx@163.com
邮编:044000 地址:盐湖区学苑路魏南大街
Copyright ©2014 运城市明远小学 版权所有 晋ICP备14002007号  技术支持:启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