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有几支铅笔》教学时,我先组织学生看图交流,用学生每天接触的铅笔作为教具,两手分别拿着3枝铅笔和2枝铅笔,并夸张地做把两部分合起来的动作。
张泽宇边举铅笔边说:“我一只手拿了3支铅笔,一只手拿了2支铅笔,一共拿了5支铅笔”。
景诗晴也赶紧拿起铅笔,说:“老师,你看,这边是3支铅笔,这边是2支铅笔,合起来一共是5支铅笔。”
……
在五个小朋友的示范下,同桌互相边做边说,可爱的彭帅杰绘声绘色,声音亮的盖过其他人;平时声音小的郑洪延这会儿也“无所畏惧”,动作也很协调,其他孩子更不用说了。孩子们的模仿能力相当厉害,又在自己亲自动手操作下,共同体验了加法的含义。最后引出了加法算式,用来记录这一操作过程,又那么的水到渠成。
生活中每一处都离不开数学,同时,数学又离不开生活。在此基础上鼓励引导学生根据算式3+2=5说出自己身边的加法问题,孩子们各抒己见。
张梓翰说“妈妈吃了3个苹果,我吃了2个苹果,我和妈妈一共吃了5个苹果。”
董冠益说“森林里有3只老虎,动物园里有2只老虎,一共有5只老虎。”
……
孩子们说到了篮球、花朵、小鸟、蝴蝶等等事物,他们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又把这种理解表达出来,升华到自己的课堂,加深了对加法含义的理解,掌握和用好了数学。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小学生的思维在动手操作的形式下,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思维从而有效地发展起来。是啊,儿童的动作思维占优势,他们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