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舞蹈是一种表现力较强的艺术活动,又是一项美的艺术。孩子们在聆听音乐的时候,都会随着音乐动起来,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所以在音乐课中融入一些简单的舞蹈,符合小学生好动天真的心理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一、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融入舞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节音乐课,如果只是从头至尾地坐在那听歌、唱歌,很多学生,特别是像我现在所教学的低年级,他们的年龄特点导致他们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进而会觉得很乏味,坐不住,自然也就听不进去。这时,如果在音乐播放中,加入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又会集中起来。比如,在教学《金孔雀轻轻跳》时,较简单的音乐让学生一下子就学会了歌曲,接下来,我便编排了几个动作,有孔雀开屏,还有孔雀的手形,学生很喜爱做这几个动作,一双双小手都争先恐后地当起了“小孔雀”,顿时,课堂便活跃起来了,学生边做着动作,边唱着歌,快乐极了!

二、在音乐课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能提高与加深学生的记忆力和快速的反应力
舞蹈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一段舞蹈是由许多个体动作组成的,比如,挥手、点头、抬脚等,同时包含许多数的概念,在教学中一个动作连续做几次,单独做几次,怎样做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等,都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比如,在教学一年级歌曲《小青蛙找家》一课中,学生学习唱歌以后,我就引导孩子们一起创编几个简单的动作,唱到小青蛙跳一次,动作就做一次,一开始,很多学生都会做错动作,在反复练习以后,学生都能做到叫一次,就跳一次,叫两次,就跳两次。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就能用学到的舞蹈动作去记住和配合这首歌。
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效果,能提高与加深学生的记忆力,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更有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