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根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在一个团体中,个体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老师对此关注不够,对孩子而言,错失的不只是某一学年的教育,甚至会影响到他的一生。因此,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从现在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
爱是教育的前提,而且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当我们自然而然地把学生看作朋友时,这些小朋友也会不知不觉地把我们视为“哥们儿”。例如我班有个同学,父母是做生意的,平时就是爷爷奶奶负责接送。孩子回到家中,也是跟随老人在市场,连个吃饭、读书的地方也没有,导致孩子上课时沉默不语。可喜的是他性格开朗,下课比较活跃。我就抓住这一点,拉近和他的关系。记得有一次,孩子感冒了,第一天我提醒孩子下课多喝点水,回去喝点药。可第二天来时,感觉感冒更严重了,我了解了一些情况,就带着孩子外出检查、买药,在路上和她聊聊天,安慰她,并告知:父母忙,我们要照顾好自己,让父母放心,孩子随口说出“身有伤,贻亲忧。”我立即为他竖起了大拇指,连忙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把自己照顾好的!”接连几天,我都询问他的病情,药吃了吗?还有药吗?……这件事后我感觉这个孩子和我走得越来越近,他有什么心事也愿意和我沟通了,在我的课上积极性也高了,渐渐课堂上开始发言了,我就立即表扬他,给予他班币奖励,并告诉他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约定:无论哪节课表现好,都可以来我这领取班币,同时不能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就是用这种方式,他的学习也有所进步,就是这种真诚的“爱”、特殊的奖励转变了孩子,让我与他感受到了进步的快乐。之后,我也用聊天、玩游戏、猜谜语、比赛等方式和班级中的孩子们交朋友。
当我和他们成了朋友之后,我就利用学校的点赞方式,点燃孩子们心中“争做小榜样”的愿望。我就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我与他们谈心的话题是“我有什么闪光点?”例如:我们班有位男生活泼好动,专注力不是很好,导致课堂上的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看到这种情况,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就与他谈心,“你认为你有什么闪光点?”“我喜欢读书,我乐于助人……”“这样的你,大家是喜欢的,大家遇到问题时都会想到请你帮忙,好棒的!那想不想让大家更喜欢你?”“想。”“咱俩是朋友,那我就告诉你一个小窍门儿,那样大家会对你刮目相看的。你读过那么多书,肯定有你非常喜欢的故事,想不想给大家讲一讲?我相信同学们会受你的影响,也会喜欢上你所读的书的,并且你也会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当时他眼中的亮光一闪而过,脸上露出了不情愿的表情,我立即说:“你不用急于回复我,先回家想一想、准备准备,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说着拍了拍他的肩,他也点了点头。我随即联系了他的爸爸,说了说我的用意,希望得到他的支持,爸爸是连口答应。过两天,这个小男孩过来找我,说想为大家讲故事,我就利用语文课前背诵的时间请他来讲故事,那个故事讲得声情并茂,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我也看到了,他的脸上露出了喜悦与自信的表情。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就鼓励他“堂堂清”,这样就能为阅读争取更多的时间,在我的课堂上也开始实施了“定任务计时法”,有效地提高了孩子们写作业的速度,课堂上任务完成并主动读书的人越来越多,想分享的人也越来越多,我就借机邀请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给孩子们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阅读是学习最有效的方式,我相信这种方式会让孩子们越来越爱学习,越来越爱读书,享受其中的快乐。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作为老师,我要用一颗仁爱之心、宽容之心、欣赏之心,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和指导这群可爱的学生。相信只要我积极想办法、做工作,以火热的情感去温暖他们,以更大的向心力去吸引他们,我相信这些花一定会开放得绚烂多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