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史馆 新闻中心 队旗飘飘 学生园地 教师风采 教学教研 梦想课堂 家长学校 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运城明远小学』网站!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育教学随笔 >> 正文
【收获】读快乐书,做幸福人——应丽娟
发布时间:2017-1-10 15:07:00  浏览次数:  【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又是一年,回想这学期以来的收获,我想从以下两点来说说:

 

一、书籍是铸就灵魂的工具

有句话说:人生最愚蠢的两件事就是不读书、不运动。拒绝读书,就是忽视灵魂,没有灵魂便如行尸走肉,想想就觉得可怕,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价值。幸运的是我们工作在明远,在这个真正重视师生素质的殿堂里,我们耳濡目染,用魏书生的话说就是:用公家的时间来充实自己。

本学期我泛读了几本书:

读《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让我知道了: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更应成为一个心理学家。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要想适应新时期教育的要求,就需要了解人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心理,更要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心理。我们相信,懂得心理学的老师越多,“兢兢业业”培养学生厌学的老师就越少;懂得心理学的老师越多,声嘶力竭说教又毫无效果的老师就越少;懂得心理学的老师越多,只有挫败感没有成就感的老师就越少。正如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总结其一生的教育研究与实践经验指出的:“教育要心理化。”心理学是一门学无止境的科学,我们应该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让我们从改变自己的心理开始,创造幸福、高效地课堂,建设快乐、奋进的团队。现在的我就比较喜欢笑看孩子们的一举一动,感受孩子们的一切喜怒哀乐,倾听孩子的家长理短……

《给教师的建议》是学校规定的共读书目,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个个形式新颖的“建议”,恳切的谈心,听来毫无刻板、说教之感。全书都是经验之谈,涉及我们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读来备感亲切、深受启发。读着此书,就好像一位智者站在面前,循循善诱,排解烦恼,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印象较深的是这条建议:“我建议每一个教师都要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我们每个月交常规时都会觉得无从下手,没什么好写呀,写什么呢?不就是每天上课、下课、处理些鸡毛蒜皮的事吗?同样是教师,我为什么总觉得无话可写、无事可说呢?

现在看完这条建议后再想想:其实我们身边并不缺乏可写的东西。有时候同学间的一次争吵、一句话语和家长的一次交流,都可以点燃我们灵感的火花,只是我没有及时记录下来,等到再想写时已不留痕迹了。再有我觉得善于观察也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同事们在一起互相讨论的问题:哪些课堂效果如何,哪个学生喜欢插嘴,哪个学生能回答比较有创意的问题。我时常看了别人写了以后才发觉,我也有这样的事呀,为什么自己就不知道写下来呢?原来自己太粗心,不善于观察,教育随笔就无从写起,所以我们要写好教育随笔必须做个有心人,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在自己的眼睛里留下痕迹,随时随地记录下来,这样就会拥有很多的宝贵的财富。我们现在就是太缺乏收集素材了。

所以,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积累自己的厚度:一是读后感,读完一篇文章,一本书后,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甚至可以借题发挥,讲述自己的阅读感受;二是观后感,观看或访问一所学校、一节课、一个学生、一个教师、一个校长,记录自己观察或访问的感受;三是做后感,既有学习,又有观察,就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所改变,在改变中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把自己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和改变生活的过程叙述出来,就成为做后感。

梦想教室里的绘本书很多,有些绘本自己看几遍也读不出那种意境,为了更好地解读绘本,我就读了《图画书应该这样读》这本书,通过阅读此书我知道了图画书(即我们常说的绘本)一般由护封、前勒口、封面、(前)环衬、扉页、后勒口等组成,而故事往往从封面就开始讲了。在这里分享一下读图画书的七步骤:第一步:封面和封底开始讲故事;第二步:藏在环衬里的秘密;第三步:文字和图画怎样讲故事;第四步:是什么力量推动我们去翻页;第五步:反复多看几遍;第六步:要看版面设计;第七步:一起讨论。

学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现在我再给孩子讲绘本时,总是会认真地从封面的图画看起,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粗略地读一下题目就急着往里读了。读着读着感觉还真是那么回事。

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儿童教育方法,就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带着这种心态我选择了先读“五个好习惯”丛书中的《培养尊重好习惯》。尊重,是孩子走向未来的通行证。一位著名儿科医生说:一句话重复三遍就是对别人的折磨。而我们平时总是怕这怕那对孩子千叮咛万嘱咐,我便想起有一次我不知道说什么,儿子回了我一句:“妈妈我知道了,你真烦人。”顷刻,我知道孩子长大了。还记得有一次我正要发火,没想到从孩子嘴里说出我想说的话,我压住了怒火,朝他一笑,他说:“我就知道你想说这些,是不是,妈妈?”听到这些,我便没了火气,是啊,当我们发完火,孩子还是一脸笑容地奔向我们,甜甜地叫着:“妈妈!”我们总是抱怨孩子不懂事,可是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孩子这样不正是家长的影响嘛,所以读这本书,说是培养孩子的习惯,倒不如说是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让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这套书用鲜明的例子、浅显易懂的话语讲述着人生的智慧,我想只要我好好学习,才有可能让儿子天天向上。我们都期待着美好的明天。

 

二、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

读书可以培养一个完人,谈话可以训练一个敏捷的人,而写作则可造就一个准确的人。我有幸打印学生作文赛的优秀作品,拿到厚厚的稿件我有点发愁,“这么多得多久才能打完啊”,但当我打印了一两篇后,不由得被孩子们的文采吸引住了,孩子们的作文写得实在太好了,把梦想教室描绘得那么生动,可见梦想教室已经住进了他们的心里;把梦想课的感受写得那么真切,可见梦想课程真正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带着这种兴奋和期待我不停地敲打着,还不自觉地吟诵着,不知不觉半天就完成了28篇学生所有优秀作文的输入,大约两万字。

儿童教育研究者萧愚在《一生的基础在于小学时的阅读》一文中提到:儿童时期的真读(有效阅读,可理解性阅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一时期可以为一生奠定基础。他在文中是这么说的:“我小学时候奠定的写作基础,让我在高一、高二分别获得全市作文竞赛一、三等奖。这种成功让我萌发了成为一名作家的理想,并在此激励下,考入北大中文系。就我而言,一生的发展路线图,在小学时便已经奠定了。”我不得不说明远的孩子是幸福的。

为了给网站建设寻找好的新闻素材,就要求我要有新闻人的敏感,“只有参与才有发言权”,所以对于学校的每项活动我都尽全力参与,及时写出新闻稿并整理照片上传到网站。在王校长的建议下,我从一年级考级作文开始背诵,并时时关注新闻,观察新闻的拍摄角度、揣摩如何能拍到好的图片。有了行动的方向,还需要有行动的实力,所以还需要我不断地读书,积累自己的文化底蕴,且读且学且成长,我喜欢这种在路上的感觉,正如张潮所说的:“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清朝的曾国藩也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我庆幸我身边的老师都是有韵味有品味的人,这样的人少了抱怨和唠叨,多的是那份宽容与修养,这样的人会家庭幸福、事业幸福、人生幸福,最后我想说认清目前的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走自己的道路,人生,越努力越幸运,越幸运就越幸福!

 

 

文章行文谨慎、厚实而严密。与其说文章写得厚重,倒不如说应老师个人学习的步履坚实,有深度才有意义。所谓从平实处下手,于无声外灿烂。文中所及,皆发端于日常工作所需;文章所得,皆得于认真踏实的努力之后。

 

联系电话:0359-2617012(教导处) 0359-2617019(幼儿园) E-mail:yunchengshimyxx@163.com
邮编:044000 地址:盐湖区学苑路魏南大街
Copyright ©2014 运城市明远小学 版权所有 晋ICP备14002007号  技术支持:启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