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有一盆吊兰,绿意盎然,每每看到,不觉心情舒畅,不料冬日渐冷,摆在窗台上的它似乎在一夜之间如霜打的茄子——蔫了,耷拉的叶子有些发黑,渐渐枯萎了。
我觉得甚是惋惜,不忍丢弃又无力挽回,置于窗台,不再问津。
春暖花开的季节日日靠近,一日闲来,走近观看,心里似乎还留着一丝奢望。然而,它让我不禁惊喜:似乎有两个嫩芽!心里萌生了一片希望!于是我每天按时给它浇水、松土,盼望它快点长大。
有了这份希望,也就多了份守望。守望绿满盆间,守望生机无限!
其实生活中人人都在守望,只不过有的守望多,有的守望少,有的守望切近,有的守望茫远罢了。
每天对着它,仿佛在那黄绿之间能看到自己那茫远的梦想。故此,每逢周六、周日我都给它浇足水。可是,上周末,由于忙忘了浇,周一上班时发现盆里已经干裂了。我的心为之一震,心痛一时占据了整个心灵。急忙取来水,缓缓注入,浸透盆中的每一寸土。看着它叶片上晶莹的水珠,我的心才慢慢的放下。
静静的坐下来,才发现原来自己头上已渗出汗珠。它只不过是一盆小花,我为什么会这样着急呢?细细思量,可能它承载了我太多太多的希望,太美太美的梦想了吧。
在我们的工作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都需要有发芽的机会。歌德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天分,当这些天分得到充分发挥时,自然能够为他带来极致的快乐。” 也就是说,为了能让种子发芽,我们应顺应种子自身的需要才能给予真正的帮助。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身边的种子好好发芽,当然,身在沃土中的我,这粒种子也才能发好芽。
我常常思忖,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当我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的时候 ,就给孩子读绘本,各种各样的绘本故事不仅启迪着的智慧,而且丰富着孩子的情感。
一年前的一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我和儿子用荔枝核种了一个小盆栽,从选种、泡了一个多星期、到花卉市场买了小花盆和土,充满希望地种下,天天浇水、期待。再到惊喜着发芽、一天天观察,新叶子的长出,刚开始迅速长高,后来速度减慢,叶子由嫩绿变成深绿,在精心呵护中慢慢成长,并期待有一天可以结出荔枝。儿子升入一年级,有一天他说给教室带一盆绿植,经过商量,决定带这盆荔枝。
他小心翼翼地双手捧着,走在我后面,嘴里咕嘟着什么,我慢下脚步,侧耳细听。
“小荔枝,我带你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你看,这是楼梯,下楼梯要慢点。这是扶手,来,抓着扶手,就不怕摔倒。”
“我们住在五楼,这是四楼……现在我们到了一楼,穿过大厅,过了操场,就是我们的教学楼。”
我们的教室在二楼,现在开始上楼。从楼梯的小窗口看看外面。好了,现在到教室了,你就在这个窗台上吧!以后陪我们小朋友一起学习。”
过了几天,我看见窗台上多了绿植,而且大都长得郁郁葱葱 。我感觉荔枝有些单薄了,不过孩子还是很兴奋地说:“妈妈,看,这是我们的荔枝!”
听着孩子这样的语气,看着这样的表情,我想,这就够了! 守望梦想的日子,等到了花开。
人多是这样,为了自己的梦想宁愿一生守望,无论时有多长,无论路有多远,无论事有多沧桑。
真希望,真希望每个人都能等到自己梦想花开的时候。
为了梦想,我愿守望,守望那份执着,守侯那份希望。
让我们在自己开辟的花园里守望梦想,静待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