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我出乎意料的淡定,并没有因为孩子没考好而暴跳如雷,因为考试对我来说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孩子们不会因为考的好不好,人生就发生什么神奇的变化与意义,我应该更多地关心我的孩子们是否快乐?以前,我们不断地曲解考试的意义,以至于反感它。
老师们整天嘴巴上挂着:“不好好学就考不好。”只要一上课就会说:“你不好好听,你什么都不会。”孩子们如何去体会知识的奇妙,如何去体会它带给我们的美妙与快乐,我们的“目的性”太强,想让孩子们考好,可是,你压制,他反抗,你说是为了他好,考试考得好是真的为他好吗?他不理解,也感受不到,我们却更加困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梓豪在期中考试的这天早上,拿了自己的好吃的,准备和其他孩子分享,也许梓豪是希望大家都能考好,准备的都是圆圆的大米球。在安排孩子们进入各自的考场后,翻开朋友圈,比较意外的是看到了诗桐爸爸发的考试早餐的照片:两个盘子,每个盘子里都有一根香肠和两个鸡蛋,寓意是考双百。桐桐要求的,因为上次考试只准备了一根香肠和两个鸡蛋,孩子只得了一个100分。 桐桐在班里是一个特别优秀的孩子,但是孩子把分数看得特别重,在一定程度上,和老师、家长过度重视分数有直接关系。我想要传达给孩子的是,分数代表不了你的全部,我们只是需要通过考试来发现自己某一方面的不足,进而完善自己。学习是让我们变得更优秀,不管是书本上的学习,还是生活中的学习,只有找出不足才能更优秀。
这次考试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注重课外阅读和积累,对于阅读量小的孩子来说,有点手足无措,因为考的不再仅仅是课本上的那点基础知识,孩子们需要适应,我们老师也需要重新调整。以前也听不少知名专家讲过,教语文不能仅仅依赖语文课本,要引导学生走向更宽广的语文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