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课标》给我们数学教师指出:应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低年级儿童数学语言可以从以下四种途径中提高:
“加上”一词可以表示合起来、拿来、增加、又多了、组成、一共等;“减去”一词可以表示减少、拿掉、分开、还剩、余下等。例如:在50后面加上一个0,应该说成“在50后面添上一个0”。
如同样多、等于、大于、小于、初步感知一一对应关系。如:在生活中常说的“8大7小”,在数学中则运用关系符号表达为“8大于(>)7、7小于(<)8”。如在教学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的应用题时,我指导学生读题,问“女生比男生多多少?”,“男生比女生少多少?”是谁与谁比?谁多?谁少?这样问帮助学生清楚的明白,这两个算式为什么可以用同一个算式解决。
三、比较整体和部分,学说总数、一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
了解总分关系,知道把两个部分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已知总数和其中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部分数用减法计算。了解倍数关系,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已知一倍数和倍数,求几倍数用乘法计算;已知几倍数和倍数,求一倍数,用除法计算。如:在教学“30个同学做纸花,平均分成5组,每组有几个同学?”说解题思路时,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要求每组有几个同学,就是把30个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几个。
熟练掌握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乘数、乘数、积,被除数,除数,商等。区别一个数在加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准确说出谁是相同加数,谁是相同加数的个数等。
数学语言是思维活动的重要工具。加强语言表达训练可丰富学生的语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加强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就应从小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