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育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以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在阅读教学中,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探究的动力。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动脑提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课题就是问题的一个着眼点,因此以“思”为核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起点,也是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教学《文成公主进藏》时,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文成公主是我国唐朝一位了不起的公主,在西藏更具有神奇色彩。今天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我的语音刚落,学生纷纷举手提出问题。有的问:“文成公主为什么要进藏?”有的问:“我想知道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有没有像唐僧西天取经那样经历各种磨难?”有的问:“我想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想歌颂什么?”……看到学生的求知欲很强,我便用激励的口吻对学生说:“同学们有探究精神,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吧!”学生心里有了想要解决的问题,就会仔细读书、认真思考,学习兴趣就浓厚。交流中,有的学生说:“老师,我通过学习知道了这篇课文是写……”有的学生说:“老师,我通过读书不仅解决了我自己提出的问题,还知道了某某同学提出的问题……”
阅读学习中,让学生自主提问,自主学习,以学定教,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浓厚,积极性就高,就能感受到自主探究的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很多教师提问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索。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教师或是不断重复提问,或是忙着启发。试想,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思考能有一定深度吗?学生能获得多少“顿悟”和思维的闪光呢?教师应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潜心将读书深入思考。当学生在回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以期待的目光激励学生积极思考,这个等待的时间虽短,却正是学生思维最为紧张活跃的时刻。如教学《鸟的天堂》,在总结课文时提出:“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我的语音刚落,就有两三只小手举了起来。我没有立即让他们起来回答,因为在这么仓促的时间内作答,学生的回答十有八九是零碎的、不完整的,而且这时让他们回答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思考。于是,我用手势示意他们把手放下,并亲切地说:“你们反应可真快,我想你们如果和其他同学一样认真读读课文,思考周到些,把语言组织得精练些,回答一定会更精彩。”这样既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又调动了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同时稳定了全班学生的情绪。学生在教师期待的目光中仔细读、认真想,教室里鸦雀无声。不一会儿,学生陆陆续续举起了小手。这时我请一位学习中等的学生起来回答,他回答道:“这里之所以能成为鸟的天堂,是因为大榕树茂盛和当地农民不许人捕鸟。”另一位学生补充到:“我认为这里成为鸟的天堂有三个原因:一是大榕树茂盛,适合鸟儿做巢;二是农民不许人捉鸟;三是四周环境宁静幽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从学生的回答中不难看出,他们经历了一个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历程,经历了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
传统的阅读课堂是师讲生听、师问生答,教师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传递给学生,学生不经思考、筛选,全盘接受,形成了教师讲解灌输,学生张口接食的局面。而《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即阅读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根据“合作互动”的原则,阅读教学要改变单纯的师生对话形式,结合文本特点进行巧妙设计,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进一步引导他们自主探究。
放飞想象,给学生塑造形象的自主探究空间
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狠狠地打”这句话时,可让学生进行想象探究: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呢?请你具体描述一番。
自由辩论,给学生唇枪舌战的自主探究空间
如教学卷纸上《放弃射门》一文,我设计了一个辩题让正反双方辩论:首先,出示辩题---福勒放弃射门,到底应不应该;接着,双方各派一位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其次,双方辩手交流片刻,推选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再次,利物浦队最终还是赢了,请双方辩手评论一下赢得如何;然后,双方各用一两句话评论一下福勒这个人;最后,老师小结——福勒在关键时刻放弃了辉煌的荣耀,却让我们看到了他背后的闪光品德与人性之美。一个大明星都有这种豁达的胸怀,我们小学生又该如何做呢?辩论中学生十分活跃主动,他们积极思考,调动知识积累,拓宽了文本,融进了自己的见解,展现了自己的智慧,发展了语言和思维,增强了合作意识。
角色表演,给学生手舞足蹈的自主探究空间
角色表演是对文本的再加工、深加工,是听说读写的整合,更是多门学科的有机融合。把角色表演引入阅读教学之中,这是一种全方位的自主学习方式,有利于深化理解文本,提升学生的感悟。
扩展阅读,给学生超越文本的自主探究空间
扩展阅读不能局限于文本,必须走出文本,沟通课外,扩宽阅读天地,开放阅读课堂,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中尽情阅读,自主探究,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更丰富,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感悟更深刻,见解更独特。
总之,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深挖教材,注意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亮点,恰当、充分地创设并发挥情景作用来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给足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