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孩子的书,看孩子的事,懂孩子的心。最近在和孩子们一起读《苹果树上的外婆》,我感到很快乐。这次共读的方式是大声朗读,较之前阅读方面的实践,这次感觉明朗了许多。
大声朗读吧!或是我自己绘声绘色地为孩子读,或是由我和孩子交替读。无论是听谁的朗读,从孩子们的眼睛中看得出,他们无不在非常认真地听,而这种感觉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细想,在“大声朗读”的实践中确实受益匪浅,以下从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给孩子朗读是引导孩子自己想要阅读的催化剂。阅读就像学习说话一样并非一蹴而就,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对于低段而言,只知道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文字,而他们需要非常丰富的资源来帮助他们逐渐成长,那么一开始的听读就是最好的方法。不断地和孩子朗读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石。就这样,孩子在听读的过程中,看到了整个世界,整个历史,整个宇宙。
第二,给孩子朗读能极大的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听觉词汇是语言的储藏库,能积累大量的的陌生字句,而这是极其宝贵的。比如故事《巨鲨》中的第一段:“两条鲨鱼趴在水里,只有头部露出水面。其中一条硕大无比,另一条则没有那么大。”假设孩子不懂“硕大无比”的意思,如果想使孩子比较容易明白,是让他从识字卡上认识这四个字,还是从故事情节里听到这句成语更易让孩子接受呢?其实,孩子如果从来没有听过这个词语,他怎么能够念得出来?听读丰富了孩子的经验,因而也提供了阅读基础。
所以,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读者,首先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朗读给孩子听!无论孩子将来学了什么,持续地朗读给我们的孩子听,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阅读障碍问题,让它成为孩子的幸福和将来永远的生命线!
朗读在孩子们学习语文、养成阅读兴趣和习惯中所起的作用,怎么强调、渲染也不过分。张香炎老师意识到了,也做到了,应该为她鼓掌与欢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