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史馆 新闻中心 队旗飘飘 学生园地 教师风采 教学教研 梦想课堂 家长学校 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运城明远小学』网站!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育教学随笔 >> 正文
【思考】浅谈小学合唱的作用——程钰洁
发布时间:2016-12-18 10:27:00  浏览次数:  【
 

 

演唱歌曲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而合唱,又是小学校园艺术活动中最广泛、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不仅有利于启迪小学生的音乐思维、培养音乐情感和集体意识,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合作共处意识、提高学生音乐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合唱教学逐渐成为音乐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因此认真开展好合唱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既很重要,也很必要。

现将自己的一些做法及其产生的效果与大家分享:

 

 一、启迪思维,培养音乐情感

合唱追求的是整体柔美的音色、清晰丰富的和声、优美感人的意境。在合唱过程中,参与者既是一名表演者又是一名欣赏者。

在每个孩子刚进入合唱班的时候这些是完全体会不到的,大家的声音基本跟部队里面“喊歌”是一个性质,对于这样的初学者,我的方法就是加强基本功练习——气息练习,先让孩子一一感受老师的气息,再自己练习。在歌唱过程中需要笑肌抬起,我的做法不是反复强调,而是准备一把筷子让学生咬着筷子对着镜子练习,形成肌肉记忆。站墙根练习大家的形体。打开牙关功、练声等,这些基本功都是为歌唱打基础,日复一日的坚持,让学生唱出优美的歌声,同时对音乐的旋律美、造型美和情感美有了深刻的体会和直观的理解。在这种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熏陶下充分启迪了学生的音乐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情感。大家的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等都在不断提升。


 

 二、培养集体意识,增进情感交流

合唱需要的是大家的声音统一性和配合默契。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教育,它尤其重视“学会共处”。刚开始的合唱队,三十几个人就三十几个音,大家都为了亮出自己的声音而大声地去唱,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引导,在这里我会告诉他们,合唱和独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性质,独唱是个性艺术,它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有自己的风格和音色作为发展目标,而合唱不同,它是一门共性艺术,需要大家的发声状态、位置、音色以及表达情感等诸多方面的统一与和谐。合唱中只需要自己声音的六分到七分力量就可以了,理论性的讲解再加上一些合唱练声曲的训练,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合作共处意识。歌唱中节奏、情感、音准、速度、力度和和谐声部的平衡等方面,大家掌握得不好,或者不统一的时候我会采取一些幽默风趣的话语和动作来处理。比如:当大家声音没有活力的时候,我就会学老奶奶走路,同时再学一个小朋友蹦跳,两种动作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容易让孩子在表达歌曲上有深入的理解和感触。大家也从刚开始的不会看指挥,眼睛乱飘,到现在每次唱歌都会看指挥。

不论是个人还是声部出现问题,我都不会针对个人去指导,而是从集体出发,通过大家的配合而达到要求,从而培养了队员的集体协作精神,也促进了师生在思想、语言、情感上的交流互动,确立了师生间平等、合作、信任的人际关系。

 

三、消除自我为中心,培养适应能力和自制力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家长的百般疼爱,让他们滋生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心理。刚开始排练合唱时,有不少同学埋怨别人声音太大,把自己的声音压下去了。后来到了声部唱,孩子们在唱的时候还气得拿眼睛撇边上的同学,这样的情况有的是因为边上同学唱错了,有的是怪边上同学声音大把自己带跑了。但是在我们不断的练习和磨合中,大家都在渐渐地收敛自己的个性,学会与人交流磨合,适应指挥的要求,在音色、音量、行腔及情感表达上达到共性的统一。


合唱要求参与者既有表现作品的整体意识,又有独立的声部观念,合唱者在唱好自己声部的同时,又要接纳不同的声部并且不受干扰。这对学生的自制力有很大的锻炼。学生在参与和唱过程中的艰苦训练、在集体中融合自己、追求艺术的完美、对艺术作品精益求精的过程,就是他们主动向困难挑战的意志得以磨炼的过程。合唱培养孩子不求闻达、只讲奉献的精神。这种超乎常人的毅力、涵养,是人才成长的必备条件。

合唱能让孩子获得成功的自信,尤其是当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时,他们会觉得自豪,干什么都更为自信,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联系电话:0359-2617012(教导处) 0359-2617019(幼儿园) E-mail:yunchengshimyxx@163.com
邮编:044000 地址:盐湖区学苑路魏南大街
Copyright ©2014 运城市明远小学 版权所有 晋ICP备14002007号  技术支持:启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