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课堂上,我发现有些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天马行空的作品。面对这样的作业,我们应该怎样去评价,去理解,去欣赏呢?
在上一年级美术《七星瓢虫》一课时,我有了不同的感悟。

第一就是在孩子们大胆的创新作业背后表达出孩子们怎样的一种心态呢?《七星瓢虫》这一课中,我从孩子们的作业中读出了他们的大胆、开心、快乐。我在课堂中经常倾听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这样既给了学生语言表达的机会,又能真实的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们真正的想法。
一年级(3)班有个名叫王瑞轩的小女生,她在《七星瓢虫》这张作业中,画了一幅大叶子下面盖着一只大瓢虫。这张作业线条凌乱,但在凌乱的背后,却能看出她一气呵成的气势。我初看时,还真没看出是什么意思,只觉得一片凌乱,一只七星瓢虫趴在一片大叶子上,怎么身上还有一片树叶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和她聊了起来。王瑞轩绘声绘色的讲起她的故事:一只七星瓢虫生病了,它刚吃完药,躺在树叶做的大床上睡觉,它身上又盖了一片叶子做的被子,是为了更暖和一些。我问她:“你为什么要这样画呢?”她笑着说:“我生病的时候,喝完药,妈妈也会让我躺在床上休息,妈妈也会给我盖上被子,我躺在被子里面可舒服啦,一觉醒来病就好了。”噢,原来是这样啊!如果没有孩子的讲述,也许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在孩子小小的心里,竟会藏着妈妈和她这样温馨暖人的镜头。小瑞轩用她的画笔诠释出了她内心那种深深的爱。
第二就是这些天马行空的作业,展现出了孩子们无限的创想能力,绘画为他们开启了创想的大门。
孩子们的世界是奇幻的,在他们的脑子里无奇不有,是我们成人所无法想象的。你们见过把字母“W”变成花盆的绘画作业吗?你们听到把字母“g”变成毛毛虫的想法吗?你们能想象出把字母“g”变成长发飘逸的小女孩儿的绘画是什么样的吗?我听过,见过,也欣赏过。在一年级美术《我的拼音卡片》一课中,孩子们的作业让我惊叹。

李明润能把字母“j”变成一条毛毛虫,当我讲完课后在学生自由绘画的环节中,只见坐在第一排的李明润手中的画笔在不停地飞舞。他边画边自言自语:“我是魔法师,我说1、2、3,你就会变啦,变、变、变,你赶紧变。就连孙悟空也不会想到你会变成这个模样吧。”他一边说一边画,脸上透着开心,开心中还有几分得意。我被他的自我陶醉所感染,等我在教室里巡辅一圈后,发现他的作业本上诞生了一只抬头挺胸的毛毛虫。他高兴地举起本让我看,我为他竖起了大拇指。他高兴的向班里同学展示着他的作业,说:“瞧瞧我画的作业,老师都给我竖起了大拇指,老师表扬我啦!”甭提他有多开心了。
还有一幅是孙一帆的作业,这个小女生长得非常漂亮,腼腆中透着机灵与慧气。当我巡辅到她的座位看到她的作业时也不禁“哇”了一声:“好漂亮呀!”她害羞地笑了。我赶忙举起她的作业在班里展示了一下,说:“瞧,这是我们班的小才女画的,她的作业好有创意呀!”同学们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孙一凡太棒啦!她的作业真漂亮。”……孙一凡抿嘴一笑,我能看出她从同学们的称赞中获得了自信,有了成功后的满足与欣慰。
我想在孩子们受到鼓励与认可之后,他们的思维创造能力会更加开阔,他们在美术课的绘画中找到了自信,表达了他们的所思所想,找到了乐趣。他们在绘画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开心与快乐,更是通过绘画宣泄了他们内心的情感。孩子们的想象,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是他们在生活中观察感悟的升华,是孩子们心灵世界的一个自然流露,愿孩子们能在绘画的世界里展翅翱翔。
学生所追求的快乐其实很简单,也许只是老师一个肯定的眼神,也许只是老师淡淡的微笑,也许只是同学们竖起的大拇指,也许只是一个鲜红的对勾……身为老师,这些对孩子们来讲举足轻重的事情,都是举手之劳。一个老师之所以有智慧,就在于她善于发现并放大这些美好的事情。
尊重孩子的天性,就是尊重老师自己。这个尊重,也许就在“等他把话说完”,“听听他的想法”,“让他说说原因”,“讲讲他的故事”……之间,顺应小孩子的天性,就是顺应老师梦想发展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