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我们一直在教育学生要信守承诺,而我们自己首先必须是这样的人,因为以身作则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刚接这个班,我与孩子们有过承诺:不做彼此讨厌的事情,也正是由于承诺,孩子们很快接受了我,我们相处愉快。关于承诺,其中有一条,我不能占课。可是那一次我却……
下午第六节是科学课,因为老师临时有事,我来上课,看到我的到来,孩子们脸上笑开了花。可当我说上语文课时,孩子们蔫了,原因我也清楚,我给孩子们承诺过,如果是其他老师有事不能上课,那本节就是自由支配时间,要么补作业,要么看课外书,自己决定,那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而今天因为特殊情况,我占课了,没有过多去关注他们的反应。
可想而知,课堂效果并不尽人意:朗读的声音低了,发言的小手少了,他们脸上的笑容没有了……孩子们个个无精打采,甚至有些孩子一节课都嘟着嘴。整堂课我也累得够呛,耐心引导始终不起作用。
下课了,孩子们没有像以前那样冲出教室,而是趴在桌子上心事重重,就连最调皮的几个男生也安静了。看得出,他们对我很失望,一向自诩“言必信,行必果”的老师竟然说话不算数,这让孩子们怎么接受?
回到办公室,我的心情特别沉重,一直以来,我都很在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这件事,我真的错了,我违背了自己的承诺,伤了孩子们的心,我开始后悔,想立马给他们道歉。带着愧疚,我独自坐回讲台,却意外发现了几个学生的字条,“老师,您不是说不占课吗?今天怎么了?虽然我有些不开心,但我相信你是有苦衷的。”“老师,今天我们不是故意不听课的,实在是心情有些糟,看你好几次想生气,都忍住了,对不起呀!”“老师,您说话不算数,我好伤心。”……

是呀!孩子们都是明智的,也是敏感的,我很感谢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第二天,我正式给他们道歉,并许下诺言,以后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他们笑了,我也笑了。
是呀!要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必须成为这样的人,说好的“承诺”呢?它不仅在我的心里,更在我的行动上,请拭目以待吧!
“师生关系就是教学成绩。”这是至理名言,张老师这堂课上发生的“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印证了上面这句话的正确性,同时也说明在教育这件“大事”上不太容易被老师们接受的一个“小道理”: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张老师是明智的,因为她深谙这个教育的辩证法:“得”就是“失”,“失”也是“得”,而不是一味地站在“我是老师你是谁”的“霸主”地位上不肯下来,不肯反思,不肯放下身段与学生一起学习。
这篇短文的价值,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一旦被你读懂了,你会发现它就如同醇酒一杯,香茶一盏,其中有岁月的沉淀,也有大智若愚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