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叩响阅读的大门
——记《爱的教育》聊书活动

孩子们升入四年级,就开始了整本书的阅读。此次家长会作为一个引子,打开了整本书阅读的大门,此次聊书让孩子们和家长都明白如何去读一本书,明白在读书时不要仅仅停留在故事内容上,而且要走进故事内容,与主人公交流,与作者对话,与自己的经历和情感共鸣。这次家长会很好地达成了这一目标,具体体现在:
开学之初,我们四语组在吉主任的指导,周雪萍组长的带领下,研究教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阅读水平、阅读要求以及阅读能力的实际,选定了四本共读书目,第一本首当其冲要选意大利作家亚米挈斯的《爱的教育》,不仅是因为该书主人公也是四年级的小学生,而且在于凡是读过这部书的人,都将无法抗拒它的魅力,它是无可争议的“爱”的典范。
在“了解主要内容”和“走进人物角色”这两个环节中,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讲着书中各种各样的爱,那宽容的爱、正义的爱、仁慈的爱、孝顺的爱、尊重的爱……把在座的各位家长都带到了这部爱的经典里。
本次聊书活动中,我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品析精彩句段。此环节的目的一是考察学生积累,二是教会学生赏析。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出示了几段我自己最喜欢的片段,大声地、有感情地进行了朗读示范,并说出了自己喜欢的理由,并从写作知识角度进行了简单分析。在我的示范作用下,有几位学生也大胆地朗读或背诵了自己喜欢的片段,并能说出自己喜欢的一些理由,说得有欠缺的或一时说不上来的,其他的学生也给予了补充,我当然也进行了恰当的指导。我和孩子们一起从重点词语着手,品句子之精髓;从修辞角度出发,品句子之精妙;从表现手法切入,品句子之优美;从联系上下文入手,品句子之深意。有的家长在建议书中写到“平时我觉得很普通的一句话,在孩子和老师眼里是那样的精彩,那样的优美,那样的有用。”有的家长写到“今天听着儿子品析句子,真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享受,儿子真棒!”……
在孩子们充分品析的基础上来一个“真情告白”和“爱的表达”就显得是那样的水到渠成,那样的情真意切。依照学号轮流发言,那紧随的目光、欣慰的笑容是每位家长在听到自己孩子发言后的表现。是的,虽然孩子们的语言还不十分华丽,甚至有些粗浅,但是他们的情感是那样的真挚。他们读懂了爱,读透了爱,同时也激荡起了自己心中的爱:爱祖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孩子们在阅读中发现了自己,彰显了自己,体会了生命的完美,得到了写作方法上的启示、思想上的浸润和对生活的思考。这不正是整本书阅读所体现的阅读魅力吗?
“分数与素养”这个观点高度凝聚了我校领导对全体学生无言的爱,在家长会上我将这一爱转达出去。和裴会荣老师一起结合班级实际情况,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汇报总结,大到整个班级各种习惯的养成,小到试卷上的每一个小题,都向大家做了“精耕细作”式的分析,透过分数找差距,看到差距定目标。把我们老师的所思所为建立在真爱之上,得到了与会家长的赞同与支持。
在此次聊书活动接近尾声之时,我趁热打铁,和家长、孩子们一起总结了阅读写人物类书籍的阅读方法,并制定了下本共读书目的阅读计划。家长纷纷表示全力支持,有些家长还高兴地说要和孩子们一起去读,一起走进书中去看一看。
通读整本书,了解主要内容,让学生乐于阅读;精读精彩部分,学习表达方式,让学生善于阅读;活读整本书,学会思考反思,让学生享受阅读。在“乐读、善读、享读”的理念指导下,我班的阅读活动一定会如火如荼地持续下去。
“师生互动,如切如磋”是大教育家孔子首倡的教学原则,王琪老师在聊书的过程中生动地诠释了这样一种热烈而高效的课堂教学原则,更何况是以“爱”为线索,贯穿始终,更显示了师生的融洽、作者与读者的融洽、家校的融洽。此文读来,令人倍受鼓舞——关于阅读、关于语文、关于课改。
真心地希望王琪老师能带领这个班级的孩子,畅游在书的海洋里,让书来滋养生命、浸润灵魂,一起高效地学习,幸福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