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我,在我的生活中什么最重要,我将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对儿童的爱”,这句话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理念的直接体现,也是我的座右铭。因为,只有爱儿童,才能信任和了解儿童;才能把心灵献给他们。
2班的李子艺是一个文静、胆小的女孩。开学一段时间了,这个孩子的情绪变化很大,每天早上都会找出各种理由哭闹为难家长,比如:我要妈妈送我到教室门口;我要爸爸给我整理书包柜;我让妈妈给我整理抽屉……父母好话说尽,急得家长都对孩子动手了,可仍不见效果。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和家长多次沟通,努力找出孩子的问题:1、孩子对父母依赖;2、孩子缺乏自信;3、孩子没有交到好朋友……
于是,我们和家长一起制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一、课堂上给孩子多一份关爱。课上多关注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出现错误时,老师尽量温情地提示,课下,我们俯下身子走到孩子身边,和孩子一起聊天。我发现每次和李子艺聊天的时候,她都特别开心,很愿意和我分享她的小秘密,而且我也和她一起分享我的“小秘密”,一段时间后,她真的把我当成她的好朋友了,我很庆幸我走到了孩子心中。孩子们是天真的,在我们的抱抱、摸摸、蹲下来同他们轻轻的交谈,孩子会把对家人的依恋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因此,我们要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用真情打动孩子,用爱去善待她,这样对我们的教学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老师多和家长沟通,随时关注孩子的动态。作为老师,我们除了从孩子的表现来了解孩子的状况之外,另一个渠道就是家长了,尽量做到每周向家长反馈一次孩子一周的表现,及时交流,及时关注。
第三、对孩子多鼓励。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用“放大镜”去看孩子的优点,锲而不舍地挖掘孩子的长处。比如:学习《上下》一课时,出示主题图让孩子们说三只小动物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时,当我看见李子艺的小手高高举起的时候,赶紧叫她回答,她的回答完全正确。抓住这个契机,我赶紧说:“大家看看,李子艺的回答和老师的想法完全一样,并且她的声音很自信,我们小朋友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不能以她为榜样,声音洪亮让大家都能感受到你数学学得非常棒!”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感觉到:教师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将自己的爱心送给每一个可爱的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他是受关注、被呵护的。我想只要有爱作指引,任何问题都会找到解决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