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史馆 新闻中心 队旗飘飘 学生园地 教师风采 教学教研 梦想课堂 家长学校 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运城明远小学』网站!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育教学随笔 >> 正文
【教育随笔】创设契机进行教育——王琪
发布时间:2016-11-21 17:23:00  浏览次数:  【
 创设契机进行教育

           ——记一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前段时间总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教室的垃圾桶周围总有一些小纸屑被遗留在外面,应该是同学们在扔垃圾时掉落的,但是却很少有同学会主动捡起来。每碰到这种情况,我要么指令个别学生捡起来,要么批评负责倒垃圾的燕平洲同学,可效果还是不好。后来,我再看见废纸,干脆自己捡起来,想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学生,可是我发现,我的行动并没有感染多少同学。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经过看书学习反复思考后我决定换一种方式。
   

那天我做了精心的安排:第一个打开教室门,把垃圾桶放在教室刚进门的地方,并在教室门口扔下一个红色的纸团,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一张废纸的思考”,并在其下方又分别写上了“捡起废纸人数”和“未捡起废纸人数”。做好准备后,就静静地坐在讲桌前批改作业。

同学们从宿舍陆续来到教室了。他们一个个轻巧地从那张纸上迈了过去,有些人脚就踩在了废纸团上,但都好像没看见一样过去了。等他们坐在座位上,看到黑板上的字,再看看门口的纸,好像一下子都明白了,想起身去捡,我用目光制止了他们的举动,并在黑板上“未捡起废纸人数”的后面又增添了新的记录。5…7…8……人数在不断增加,而“捡起废纸人数”一栏仍是孤单而又无奈的“0”。

学生们的注意力也全都集中在了这件事上,他们一次次热忱地寄希望于刚走进教室的同学身上,可一次又一次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从废纸上一迈而过。教室里的叹息声也随之响了起来。看得出来,每一个人都在经受着心灵的煎熬,都在反思自己,都有所感悟。

就在这时,燕平洲同学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到后面找垃圾桶倒垃圾,一看垃圾桶站在前门口,就返回来去提垃圾桶时,本来已踩着废纸过去了,可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又转过身去很自然地弯腰把那个红色的纸团捡了起来扔进垃圾桶,若无其事的倒垃圾去了。同学们原本已叹出的半口气随之变成了欢呼:“燕平洲,好样的!”有些同学随之使劲地拍起了巴掌,有的甚至“嗷嗷”地叫起好来。全班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在学生们目光的关注下,我含笑将“0”改为了“1”。

待同学们安静后,我说:“同学们,燕平洲同学确实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他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是他使得我们有了‘零的突破’。而且,每个人都应该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咱们每个人都拿起笔来,以‘一张废纸的思考’为题,真实地记述自己的情感变化,所思所悟。”随后,围绕“怎样保持教室干净整洁”的主题,我们在周五的主题班会课上进行了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提出好多有效的解决方法。

从此,教室的垃圾桶周围干净了好多,一些将纸无意扔在外面的学生也会主动的弯腰捡起来。

这次教育活动成功的关键是,我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体验“懊恼——自责——感悟”的情感变化过程,在其内心深处烙上了难以泯灭的印记。我感到,作为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创造契机和条件,放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帮助学生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调动起学生内心的矛盾冲突,唯其如此,他们才会有触及灵魂的认识和自觉的行动。

 

评  语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唯用心者可收获精彩,唯尽心者可收获省心。王琪老师巧设教育场景,让学生参与、感受、体会、思考,让无声的教育深印于学生的心田,让琐碎的“小事”发挥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思考。

                               

                   ——王宏斌


联系电话:0359-2617012(教导处) 0359-2617019(幼儿园) E-mail:yunchengshimyxx@163.com
邮编:044000 地址:盐湖区学苑路魏南大街
Copyright ©2014 运城市明远小学 版权所有 晋ICP备14002007号  技术支持:启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