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史馆 新闻中心 队旗飘飘 学生园地 教师风采 教学教研 梦想课堂 家长学校 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运城明远小学』网站!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育教学随笔 >> 正文
【教学反思】教无定法 把握本质——张芳
发布时间:2016-11-17 10:57:00  浏览次数:  【
 教无定法  把握本质

                      ——《上下》教学反思

 

 

  《上下》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的内容,教学重点是在具体活动中,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教学难点是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对于本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多种渠道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好奇

 

1、“故事”和图片刺激感官

课一开始,我用“树爷爷过生日,小动物来庆贺”的情境导入新课,黑板上紧接着贴上精美的图片:和蔼可亲的树爷爷、栩栩如生的小鸟和兔子,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同时激发学生大脑的形象思维,学生思维活跃,回答问题非常积极。


2、及时追问,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当小朋友们说出了“小鸟在兔子的上面,兔子在小鸟的下面”时,我及时追问“为什么你同意小鸟在兔子的上面?”帮助学生看清楚,小鸟比较的对象是兔子,上下的相对性也不失时机地点了出来,抓住了重点。到了学习三只小动物的上下位置关系时,我再追问“松鼠为什么一会在上面,一会儿在下面?”于泷皓小朋友用自己的话总结说:“比的对象不同,上下位置就不同。”恰好又是孩子自己突破了难点。

3、“我说你猜”设置悬念

结合“上下”知识,猜三只小动物中会是哪一只?孩子们不知不觉进入简单推理的思维,当猜出结果是小松鼠时,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同时更进一步地认识了“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4、“我说你摆”动手实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我设计的“摆一摆”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小学生的空间观念不强,我们要在教学中逐步地进行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感受它们的位置关系,这样比教师口若悬河地讲要好得多,而且能够在大脑中形成较深的印象,最终形成表象,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动手操作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其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也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二、口令朗朗上口,奖卡随即到手。

 

生动有趣的顺口溜口令比如,“谁来猜?”生对“我来猜”,“谁来摆?”生对“我来摆”等等,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励卡的及时使用,对课上表现好的(坐姿,回答完整等)随时奖一张,更让一(8)班的小朋友在一节课的四十分钟里不走神。

 

三、没有一堂课是完美的,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1、慢是为了快,快反而慢了。在“我说你摆”环节如果节奏再慢一点,摆完一步让同桌互相检查一下,发挥每个人当小老师的作用,或许能更快更好地完成“摆一摆”、“说一说”的环节。再进入从教室中找与“上下”有关的位置关系的物体,就会更好地把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

2、课堂中的“上下”与“高低”联系起来,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堂是老师与学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把课堂变成最具魅力的殿堂!

联系电话:0359-2617012(教导处) 0359-2617019(幼儿园) E-mail:yunchengshimyxx@163.com
邮编:044000 地址:盐湖区学苑路魏南大街
Copyright ©2014 运城市明远小学 版权所有 晋ICP备14002007号  技术支持:启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