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女孩的家长跟我诉苦,说她的女儿课外书读得太多了。我一直认为多读课外书是非常好的事情,而且想尽办法让女儿多读书,为什么这个妈妈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读书太多了呢,我很好奇,便多问了几句。
这位妈妈说女儿每天回家没事就读书,许多中外名著都已经读过了,懂得也多。我猜是不是孩子因为读书耽误了学习,便问了这问题,这位妈妈说孩子学习成绩也不错。再问到后来,原来妈妈并不反对孩子多读书,但是孩子的老师觉得这个孩子读的书太多了,思考问题比同龄的孩子成熟很多,有些担心。
老师说这些话的背景是什么,家长也不太清楚,但我认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孩子多读书好处多多。一个读书多的孩子,因为从书里汲取了很多智慧,看问题的角度和视野肯定与同龄的孩子不同,自然比同龄读书少的伙伴看问题成熟多了,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高兴才是。
女儿上小学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到初中的时候,许多大部头更是成了她案头的常客。因为读书多,女儿写的文章一上初中就被老师频频夸赞,常被当作范文在班里传阅。读书,无疑是孩子写作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渠道。
相比高中的紧张生活,初中的孩子课余时间还比较充裕,应该多读书才是。女儿初中的时候,他们的语文老师为了鼓励孩子们多读书,经常留的作业就是写读后感。我记得初一分班考试结束后,女儿的语文老师就让孩子们在假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要求写出读后感来,于是,女儿十二岁就读了这部名著。
我非常欣赏女儿的语文老师这样做,有的孩子也许在小学的时候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或者缺乏读书的主动性,但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便不得不读。开卷有益,只要读了,就一定会有收获,也没准,就因为老师的这一个个读书的作业,不少孩子就会爱上读书,毕竟读书的习惯不是天生的,是要慢慢养成的。
读书的好处,除了可以拓展知识面,很好地补充课本知识的不足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滋养生命,让孩子从书中学到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