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智慧课堂,体会快乐旅程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传统的教学,是按部就班、原原本本地把教科书、教参上的内容搬到课堂上去。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很难有创造性,学生的创造力也同时被扼杀了,更谈不上生成智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获得聪明。”因此,我们对学生进行的更应该是智慧教育,应该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
 
本次数学概念赛讲课,我的教学内容是“认识百分数”的第一课时。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是体会百分数、分数的联系与区别。百分数在学生生活、社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部分学生都直接或间接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百分数,对百分数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智慧的课堂里不应该仅仅只有读书声,更应有笑声。我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使课堂产生一种“亲和力”,使学生感觉学习是一个快乐的旅程,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我们无论从语言、文字还是动作上都应该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只有在我们宽松的课堂上,孩子们才会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脸上就会洋溢自信的微笑,这个时候,有意义的数学教学才会变得有意思。

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的最大理由就是因为教学内容离他们的生活太远。知识与生活脱节的话,会严重削弱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尽可能和孩子的生活接近,取材于孩子们的生活,实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只有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融合,才能增长学生的智慧。
百分数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知识,学生虽然没有正式认识百分数,但对百分数却并非一无所知。因此,我在情境引入中运用了内衣比舒适度的内容。请学生猜一猜两套同种品牌的内衣,哪一套最舒服呢?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倍感亲切,纷纷踊跃发言,以此引出百分数。至此,学生初步感悟百分数的意义,也初步感受了比较数据时使用百分数的好处。
我组织学生讨论足球运动员参加罚点球选派队员的情境,根据以往三名队员的成绩表,应该选派谁去参加比较合适,此时学生的兴趣很高。由于在我们学生身边,这类比赛非常多,所以,孩子们很容易就知道用分数表示命中的水平,这时我适时地加入了分数的意义。分数表示之后学生会发现需要通分进行比较,这时要强调通分后的分数的含义,引出百分数的概念,同时强调百分数在具体情境中的意义。
 
在课前我布置学生去生活中收集一些百分数,课上让学生进行了交流。有些学生找到了衣服商标上的百分数,如100%羊毛;97.4%棉;葡萄汁70%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我让同桌之间先互相说说收集到的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然后再请几位学生全班交流。面对孩子们热火朝天的讨论,我也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积极参与到每个小组中,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想法,了解孩子们的心声。应该说课堂上的学习氛围较好,学生们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也能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在教学中,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练习,在一些成语中,也能看到和百分数有密切的联系。让学生猜百分数:百战百胜( )、十拿九稳( )、百里挑一( )、一举两得 ( )、平分秋色( )等。
经过五年级一年我用思维导图的板书,今年,孩子们已经会自己设计总结了。瞧,一幅幅漂亮的思维导图也出现在我们美妙的数学课堂中。我用简简单单的六个字“意义,读,写,区别”。孩子们便绞尽脑汁的梳理,绘出一张张美丽的图画。可见,独特的不容忽视的课堂小结,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认识百分数》一课学生所学的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我相信它一定会在学生的心中荡起阵阵思考。有智慧的老师就会有智慧的课堂,有智慧的课堂就会有智慧的学生。虽然我也许成不了智者,但我一定会智慧地思考、智慧地工作,使自己离智慧不会太远,使我的课堂能与智慧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