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专家讲座有感
周颖
语文教什么,怎么教?一直是我的困惑,这次有幸倾听了太原迎泽区教育局两位专家的讲座,让我对语文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给了我语文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周四早上,我们听了程主任的《普罗米修斯》一课。课上的几个亮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是课前的一幅图,让学生看图说话。体现了生活处处是语文,处处可以运用语言。从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渗透语文。二是教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程主任关注学生的成长,把课堂还给学生,她让学生总结内容,学生评价。并写出文中的人物,让学生自己理清人物关系,总结主要内容。真正体现了“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的教育思想。三是把一段话由厚读薄再到读厚的过程指导。比如把一段话读薄,这就是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再由这个字展开想象,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四是课堂的激励语。当学生总结出普罗米修斯是个什么样的神时,程主任就说:了不起,属于你独有的思考、能写出正义这个词,你很了不起等。而当学生的答案不标准时,程主任会说老师让你们的思考更规范。时时给予学生鼓励、赞赏。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标、手中有法、眼中有人。”
郭局长给我们讲了课外阅读课内上。首先是选书,一是依据课标选书,不要选作文选、时尚作家的书。中高年级选冰心、朱自清等作品中适合盒子读的篇章。遇到好书要多读几遍。读书交流课,学生可以展示感受、片段、或是故事接龙等
郭局长和程主任还给我们讲了课标,要求我们上课前,应该明白“教什么”。 上课做到“心中有标”。首先,明确教学目的——理解课程标准(总目标与阶段目标),其次阅读单元导读搜索目标,再次专研教材,最后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怎么教”,讲的是过程和方法。郭宏局长讲了于猗的“四备课”。就是让我们在备课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学生读完了这篇课文能懂什么?教无定法,选择哪个点切入,必须站在学生角度上,怎么教学生爱学,就怎么切入。在设计问题时,学生需要什么,我们教什么。基于学生上课,这样课堂上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选择学生喜欢的方式切入文本,比如在《鱼游到了纸上》,就可以从课题入手,吸引学生去思考。长课就要提炼到精简,抓一段讲透,不能满树开花。教学重点要落在重点语段和重点词上。抓关键词想象画面。做到大舍大得,小舍小得。文章阅读加想象,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做到如何写具体。比如郭局长举了“喝、端”两个字,引导我们如何指导学生想象。
我将把学习的收获用于我的课堂教学之中,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