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语文如何教
周雪萍
新课标下的语文如何教?我们懵懵懂懂地在实践中艰难地摸索着,短短两天时间的学习交流,两节常态展示课,终于点醒了迷雾中的我们,再加上郭宏局长的基于课标解读的点评,让我们更是眼前一亮,语文教什么呢?(教知识与方法,培养习惯与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重在教知识与技能,在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在理解的过程中达到人文性的目标。另外,语文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也就是说课堂上学生不学我不讲,先听学生的;根据学生的需要组织学习;学生懂的我不讲。课标解读更让我们明白了各年段的具体目标,以便于做到不降低,不拔高。
听了郭宏局长的讲座,更可贵的是,我们明白了:备课时,应以课标为大目标,本着单元导读提出的要求来设计课,把课后题当作引线,寻找切入文章的关键点,再抓词剖析、想象、感悟读,在此基础上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了解学生的学情再备课。正确的备课分四步走:一、把自己当做读者来备;二、备完之后参照资料修正;三、上完课后反思后再备;四、怎么教就怎么备,保证每节课在学生的成长上都有所提高。
回头再想想程主任的课堂,那样朴实、有效,每一步教学都蕴含着方法的学习。
1、 同桌互读课文,培养孩子倾听与纠错的能力;
2、 让课文读得最慢的孩子来读词,既检测孩子认字的程度,同时给予孩子信心与力量;
3、 听写词语,老师说词语的意思,学生来判断着书写,学生既学会了字的书写,同时也理解了词语,摒弃了解词的乏味,学生更乐于接受。
4、 学生汇报主要内容时,重在交流方法,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了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5、 要求在黑板上书写时不能重复,培养孩子关注自己的同时关注他人,起到了无声交流的作用;
6、 评价语更是具有激励激励作用:“敢于修正自己,了不起!”“让你的思考更规范”“智者善听”……
7、 从黑板上的词中抽取最有价值的答案来代替你的答案,培养了总结汲取信息的能力。
8、 把书读薄,培养了简要概括的能力;再读厚,又培养了拓展想象的能力;
9、 神话的体裁让孩子去发现,使孩子亲身体验自己悟出来的感觉;
10、 运用所学语言介绍普罗米修斯,培养转述语言的能力。
整个课的设计彰显着教师组织教学真正地做到了心中有标,手中有法,眼中有学生。教无定法,重在关注孩子成长,从点滴做起。保证课堂的每一步都以能力培养与训练为目标。
承蒙陈校长的引荐,我们又聆听了郭局长关于阅读的一些做法。很值得一学:
首先从选书上来说,应该依据课表首选当代或现代有名作家写的语言精准、精美,故事性强的文质兼美的小说;其次是好书多读几遍;再次是课外阅读课内上,具体的做法是师生共读一本书。通过上读书推荐课;读书指导课;读书交流课;来很好地实践。
更令人欣喜的是程主任对课外阅读生活化的一番解说,让我们有了拨开云雾见太阳的感觉,除了读书,我们还可以让孩子选看有意义、有价值的电视节目,开拓阅读视野;选读报纸,了解时事新闻,阅读报纸语言,并巧妙地让报纸语言再现,达到积累为运用的目的。鼓励孩子们写日记和作文时,运用积累所得,并标示出来,给予奖励,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两天的学习,好似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的洗礼,洗礼之后的我将继续认真学习新课标,查缺补漏,重新定位教学目标,把学到的方法应用于自己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让学生扎扎实实学语文,在兴趣中探索,在乐趣中成长,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