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史馆 新闻中心 队旗飘飘 学生园地 教师风采 教学教研 梦想课堂 家长学校 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运城明远小学』网站!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风采 >> 教师专业成长 >> 正文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 吴晶
发布时间:2014-4-25 10:00:00  浏览次数:  【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
 
明远小学 吴晶
 
上学期接手一年级,一开学,就有家长跟我说:“我家孩子聪明伶俐,唱歌跳舞都很不错,可是对数学就是不开窍,算加减法还得掰手指。”说这话时脸上满是无奈和担忧。也有的学生会计算10以内或20以内的加减法,但他们大多数都不动的算理,虽然能计算出得数,课问题解决和计算整合到一起的时候,却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怎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愿意学数学?我觉得培养数感很重要。下面谈一谈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培养的一些想法:
一、源于经济,数感生活化。
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主动发展。教学《分类》时,教材中提供大量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如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在课堂上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资助的探索分类的方法。如p52整理房间一节中,情境图中,图中有意见玩具——布熊,有位学生他不是把布熊归在小汽车一起,而是把它和衣服归在一起放在床上。我问他为什么这样整理,他告诉我,在家里,他是一直把布熊放在床上的。《位置与顺序》时,我设计了些游戏活动:“贴鼻子”——同座位两个人一起玩,一人蒙上眼睛,另一个用上下左右前后的口令告诉同伴,贴鼻子的正确位置。“问路”——将教室的走道改成街道,再标上一些地名,学生问路,另一个人指路。“送信”——事先设计好活动要求,…..。这些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它不仅可以启蒙数感,还能培养学生“亲近数学”的行为,使学生学习充满乐趣。
二、在数字的认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中,在认识“1”时,先请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用“1”表达的事物。学生举例出:1本书,1只小鸟,1棵树,1根小棒……….随后引导学生数出几粒葡萄是一串?几根小棒是一捆?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体。               
三、在把握数感的相对大小关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年级从10以内数的认识开始,就通过观察木块和小棒的多少来比较数的大小,使学生在观察比较重认识到与比1、2、3、4大,比6、7、8、9小,引导学生认识“<”,“>”逐步建立数的大小相对关系。在这样教学环节中,学生感知数与数之间的相对关系,感应到数学的价值。
四、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认识钟表”这一课教学中,我设计这样一个活动平台:我让学生动手做钟面、说钟面、拨时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想法,通过认、读、写各种钟的时刻,让学生逐步获取和培养数感。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靠一朝一夕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逐步培养,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教学素材,让学生感知、探索和发现。
 
联系电话:0359-2617012(教导处) 0359-2617019(幼儿园) E-mail:yunchengshimyxx@163.com
邮编:044000 地址:盐湖区学苑路魏南大街
Copyright ©2014 运城市明远小学 版权所有 晋ICP备14002007号  技术支持:启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