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课程的思考
运城市明远小学 杜姝娥
为期三天的培训结束了,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留恋和挥之不去的记忆以及深深的思考。
“帮助孩子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这是一个多么全新的理念——梦想课程的理念!
一、真爱让我们相会
一群志愿者来到我们中间,他们有的是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梦想课程的讲师,有的是在读博士,还有一群在读大学生,他们的真爱,他们的执着,他们的热情,他们的敬业让人感动,也是这份真爱,这份执着,这份热情,这份敬业让我们相会!
二、全新的体验
任教多年来,各种级别、类别的课已经听过无数,自己也尝试过很多,可这次的梦想“体验式学习”却是全新的。由开始的热身,到分组,再到各队给自己推选队长、起队名、写梦想、唱队歌、写队训。整个活动中,队员们个个情绪饱满、精神振奋,真称得上男女老少全体动员,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三、深深的感受
1、梦想课程所体现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学生具有强大的能动性,学习的本质是参与、是实践,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尝试、发现、体验、感悟、分享、获得新知、实现超越与发展。
作为教师,如何快乐地教,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总萦绕于心头。思考了很多,尝试了不少,成败得失的欣喜焦虑也不少。通过培训师的点拨,通过游戏活动,真有豁然开朗之感。教的方法真的需要我们去努力开发,教师教得快乐了,学生学得岂能不快乐?梦想课堂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让我找到了解决传统教学一系列问题的瓶颈,真可乐而为之。
2、梦想课堂传递着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发现、一种创新、一种享受、一种乐趣、是一种价值的体现,也让学生养成一种积极、乐观、向上、求实、进取、竞争、协作的人生品质,这也是每个人终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随着室内活动“驿站传书”“抓逃手指”活动的结束,年龄大小不等的老师们在紧张地练习着,比赛着。老师们在活动中是那样的专注,那样的投入,完全到了忘我的境界,我们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大家成了一群“老顽童”!
同时,下午我也尝试了梦想课“了解情绪,选择情绪”,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老师轻松上课,学生全员参与,兴致高,游戏中学习印象深刻。
四、深深的思考
学以致用,如果学了不用,那还不如不学。因而我在思考:
1、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而是思想的拓展者,是共同的学习伙伴。如何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2、学科教学中如何延伸、运用培训中所了解到的“梦想30课程”中所运用的方法、理念。
3、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就磨灭了孩子爱玩的天性,阻碍了孩子的个性发展。而梦想空间提供了我们这样一个平台,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开拓思维,敢于创新,锻炼自我,快乐的学习。作为老师,如何开拓学生思维?怎样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模式快乐学习呢?
4、 “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也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以及个人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最后,我想说:让真爱为梦想撑起一片蓝天,有真爱相伴,我们不再孤单!我也惟有用真情、真爱接过“真爱梦想”的火炬,尽自己的一腔热情把它传递下去,让我的学生在真爱相伴的路途上放飞梦想、实现梦想!
(本文刊登于《河东教育》2014年第1期《梦想征文专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