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旭日弘文”作文大赛一等奖
捉蝉猴
三(7)班 范祝滢
一入夏,便可以听到蝉叫了。我很好奇,蝉到底长什么样子,它又是怎么鸣叫的呢?为什么在刚出土的时候人们都叫它蝉猴?于是我先上网查询有关蝉与蝉猴的相关知识:
蝉俗名知了,多生活在热带、亚热带与温带地区。全世界已知约2000种,中国仅有200种。蝉猴是蝉刚从地下爬出来在脱壳蜕变之前的幼虫,由于它的形状与爬树的行为象一只小猴子,因此人们便形象地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蝉猴”。它的外壳是金黄色的,所以又有人叫它“金蝉子”。蝉猴在地下的生长时间长达两、三年到五、六年之久,甚至更长时间。由于它靠吸食树根内的汁液生长,所以,它体内全是容易被人体吸收的高蛋白。人们根据它的营养价值及“金蝉子”的雅号,又戏称它为“唐僧肉”。总是在它刚从地下爬出来时捉住并放入水桶,进而冷冻,待日后食用。
捉蝉猴最好的时机是在夏季三伏天的头伏和中伏。而一天之中,捉蝉猴的最佳时机是晚上九点前后到夜里十一点前。
暑假的一天,爸爸说:“今晚上我们一起去捉蝉猴。”
傍晚时分,我和爸爸、妈妈开车回到万荣县王显乡老家的苹果地里捉蝉猴。
我的老家是著名的苹果之乡,村连村,地连地,到处都是一眼望不透的苹果园林。这里是蝉猴自然生育繁殖最密的地方。爸爸说:有许多农家在夏天靠捉蝉猴增加收入,二十来天就达万元以上。此举动既提高了果农们的收入,又为果树灭了害虫,还为我们的餐桌增加了一道无公害、纯天然的高蛋白食品,真是一举几得的好事……
夜幕降临,我和爸爸、妈妈,还有老家的长辈、小伙伴,拿着手电筒摸黑进入果树地。我们开启手电筒,照亮苹果树主干下面,就可以看到一个个蝉猴从土里不断地爬出来,顺着树干往上爬,有的树上多达20余个。经验丰富的长辈们预先在果树离地20余公分的主干上缠了一圈塑料胶带,由于胶带光滑,蝉猴根本无法爬上树干,都被困在树干下面。只要伸手过去,就可以很容易的大把大把地捉到蝉猴。
一行树一趟捉下来,我已跑的满头大汗,但看到不断涌上树干的蝉猴,还是忍不住伸手去捉。我不停气地捉,一直捉到晚上10点半,回到家,舅爷爷一称,我们所有人都吃了一惊,我捉了足足有三斤多。如果按照当天的收购价格,我的劳动成果已经突破一百元了。
我很高兴我不光体验了一次夜晚果园的劳动,还亲眼目睹了蝉的整个蜕变过程,增长了知识。更看到了在城市里看不到的满天繁星。 明年夏天我会再次去捉蝉猴,你来吗?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农村的劳动生活吧。
指导教师:周雪萍
【教师评语】本篇习作用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写了我对蝉的好奇,让我了解了蝉的一些有趣的名字的由来;接着详细地记叙了了我的一次捉蝉猴的经历给我的童年带来的乐趣。全文语句流畅,详略得当。更可贵的是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